帶平字的成語 (158個)
-
81
平平靜靜
- 成語拼音:
- píng píng jìng jìng
- 成語解釋:
- 安寧,沒有騷擾動蕩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對于我們這樣發展中的大國來說,經濟要發展得快一點,不可能總是那么平平靜靜、穩穩當當。”
-
82
平平穩穩
- 成語拼音:
- píng píng wěn wěn
- 成語解釋:
- 平安穩當,平和穩重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自此完了公事,平平穩穩到了家中。”
-
83
平平庸庸
- 成語拼音:
- píng píng yōng yōng
- 成語解釋:
- 尋常,凡庸,不高明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組成一個實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領導集體》:“或者人民認為是個平平庸庸體現不出中國前途的班子,將來鬧事的情形就還會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無寧日。”
-
84
平鋪直敘
- 成語拼音:
- píng pū zhí xù
- 成語解釋:
- 平:沒有起伏;鋪:鋪陳;直:沒有曲折;敘:敘述。形容說話、寫文章不加修飾;按順序直接了當地敘述。也指說話;寫文章平平淡淡;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
- 成語出處:
- 明 祁彪佳《遠山堂曲品 具品 狐裘》:“記孟嘗君事,平鋪直敘,祥略稍未得法。”
-
85
平鋪直序
- 成語拼音:
- píng pù zhí xù
- 成語解釋:
- 鋪:鋪陳。序:敘述。形容說話或寫文章不加修飾按順序直接地敘述。也形容說話或寫文章平淡乏味,重點不突出。亦作“平鋪直敘”。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讀蘇長公文》:“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之類,平鋪直序,以為古今未有此體。”
-
86
平平整整
- 成語拼音:
- píng píng zhěng zhěng
- 成語解釋:
- 指平坦整齊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7章:“從入城開始到十字街的一段路面,都修補得平平整整。”
-
87
平起平坐
- 成語拼音:
- píng qǐ píng zuò
- 成語解釋:
- 平:沒有高低;相同。原指封建時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時站起;同時坐下。現比喻地位相同;權力相等。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壞了學校規矩。”
-
88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成語拼音: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 成語解釋: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一旦聽說要考試了,三位大臣立時著了慌。”
-
89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 成語拼音: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 成語解釋:
- 平時:平常;抱佛腳:拜佛。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成語出處:
- 魯迅《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卻還用‘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十個字形容當今學術界大部分的狀況。”
-
90
平生之好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zhī hào
- 成語解釋:
- 平生:一生;好:愛好。指一生的愛好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臧洪傳》:“惟平生之好,以屈節而茍生。”
-
91
平生之愿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zhī yuàn
- 成語解釋:
-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愿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4卷:“公子聽說,兩手加額:‘趁我平生之愿矣。’”
-
92
平生之志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zhī zhì
- 成語解釋:
-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向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夢李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
93
平頭百姓
- 成語拼音:
- píng tóu bǎi xìng
- 成語解釋:
- 平頭:古人不做官的人。指普通百姓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
-
94
平頭正臉
- 成語拼音:
- píng tóu zhèng li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相貌端正。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這個大老爺,真真太下作了!略平頭正臉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
95
平心持正
- 成語拼音:
- píng xīn chí zhèng
- 成語解釋:
- 主持公正,無所偏倚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蘇武傳》:“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
-
96
平心定氣
- 成語拼音:
- píng xīn dìng qì
- 成語解釋:
- 指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 成語出處:
- 宋 陸九淵《與劉深父書》:“開卷讀書時,整冠肅容,平心定氣。”
-
97
平心而論
- 成語拼音:
- píng xīn ér lùn
- 成語解釋: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成語出處:
- 元 劉壎《隱居通議 文章六》:“而佳者反棄去,殆不可曉。平心而論,則惟《天地長留集》所取為當。”
-
98
平心靜氣
- 成語拼音:
- píng xīn jìng qì
- 成語解釋:
- 心情平穩;態度冷靜;不魯莽行事。
- 成語出處:
- 宋 呂本中《官箴》:“又如監司郡守嚴刻過當者,須平心定氣與之委曲詳盡,使之相從而后已。”
-
99
平心易氣
- 成語拼音:
- píng xīn yì qì
- 成語解釋:
- 見“平心靜氣”。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33卷:“橫渠論看詩,教人平心易氣求之,到他說詩,又卻不然。”
-
100
平原督郵
- 成語拼音:
- píng yuán dū yóu
- 成語解釋:
- 平原:古代地名;督郵:古代官名。劣酒、濁酒的隱語。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
* 平的成語,帶平字的成語,包含平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