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素昧平生的意思 素昧平生的讀音和出處

    • mèi
    • píng
    • shēng
    成語名稱:
    素昧平生
    成語拼音:
    [sù mèi píng shēng]
    成語解釋:
    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素:從來;昧:不明白;不了解。
    成語出處:
    唐 段成式《劍俠傳 郭倫觀燈》:“素昧平生,忽蒙救護,脫妻子于危難,先生異人乎?”
    成語例句:
    其在前曰:真為素昧平生,突如其來,難怪妾之得罪。(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
    是否常用:
    常用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指過去沒見過面的人
    結構類型:
    緊縮式成語
    形成年代:
    古代成語
    標準拼音:
    昧,不能讀作“wèi”。
    繁體字形:
    素昧平生
    英文翻譯:
    have never met before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素昧平生”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緊縮式成語 李商隱的成語 中考常考易錯成語 S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了解 認識 不明白

    成語素昧平生

    “素昧平生”的單字解釋

    】:1.白色;本色:素服。2.蔬菜類食品。與“葷”相對:素菜。素食。3.本來的;原始的:素質。素材。4.質樸;不華麗:樸素。素凈。5.構成事物的基本成分:要素。因素。元素。6.副詞。一向;向來;從來:素不相識。素有交往。7.古稱潔白的生絹:尺素。
    】:1.糊涂;不明白:蒙昧。愚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認識)。2.隱藏:拾金不昧。昧良心。3.昏暗:幽昧。4.冒犯;冒昧:昧死。
    】: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素昧平生”的反義詞

    “素昧平生”的近義詞

    “素昧平生”的相關成語

    “素昧平生”的關聯成語

    “素昧平生”造句

    素昧平生的別人的喜怒哀樂負責,是一種責任感的訓練方式。

    我和他素昧平生,但是他卻無私地幫助了我。

    人生就象一列急馳的火車,機遇和緣分會讓許多素昧平生的乘客,在旅途中相遇、相識、相交、相知。

    兩個素昧平生的人,有時也會一見如故。

    把兩個素昧平生的阿富汗人關在同一間屋子,不出十分鐘,他們就能找到他們之間的親戚關系。

    他與我們素昧平生,卻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

    我和李老師素昧平生,卻得到她熱情的指點,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雖然是素昧平生,但自己愿意將身上所有吃用的東西,全部送給他,幫他分擔痛苦和憂傷。只要捕鳥人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自己甚至可以站在閃光的銀河河灘上,代替他捕捉白鷺,哪怕要站上一百年。

    我和他素昧平生,你叫我怎么去和他談呢?

    不要蜻蜓點水般經營人脈,在向素昧平生的人自我推銷你的才能前,先試著向他或她毛遂自薦。

    * 素昧平生的意思 素昧平生的成語解釋 素昧平生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