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山字的成語 (559個)

    501

    越海

    成語拼音:
    yú shān yuè hǎi
    成語解釋:
    越過海。謂長途跋涉。
    成語出處:
    《南齊書·高帝紀上》:“人跡罕至者,莫不逾越海,北面稱蕃。”
    502

    樂水

    成語拼音:
    yào shān yào shuǐ
    成語解釋:
    樂:喜愛,愛好。有人喜愛,有人喜愛水。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
    成語出處:
    《論語·雍也》:“知者樂,仁者樂水。”
    503

    自倒

    成語拼音:
    yù shān zì dǎo
    成語解釋:
    :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體搖搖欲墜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李白《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賣,玉自倒非人推。”
    504

    造海

    成語拼音:
    yí shān zào hǎi
    成語解釋:
    移動岳,造出大海。比喻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成語出處:
    朱德《和何香凝主任〈農村〉原韻》之二:“移造海志掀天,千萬人民涌向前。”
    505

    淵停

    成語拼音:
    yuān tíng shān lì
    成語解釋:
    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聳立。
    成語出處:
    清 錢謙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公生而孝友順祥,篤誡明允,淵停立,不茍訾笑。”
    506

    猿穴壞

    成語拼音:
    yuán xué huài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造成大災禍。
    成語出處:
    漢·孔融《臨終》詩:“河潰蟻孔端,壞由猿穴。”
    507

    陽煦

    成語拼音:
    yáng xù shān lì
    成語解釋:
    象太陽那樣暖和,象岳那樣屹立。比喻人性格溫和,品行端正。
    成語出處: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顏貌類》:“王君陽煦立,宗廟器也。”
    508

    一葉蔽目,不見泰

    成語拼音:
    yī yè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蔽:遮擋;泰名。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成語出處:
    《鶚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泰;兩耳塞豆,不聞雷霆。”
    509

    有眼不識泰

    成語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我國的名;在東省境內。有眼睛;卻不認得地位很高或本領很大的著名人物。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
    510

    一葉迷

    成語拼音:
    yī yè mí shān
    成語解釋:
    意謂一葉蔽目,不見泰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世上這般雙瞳如豆、一葉迷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幾個深明大義的呢!”
    511

    云雨巫

    成語拼音:
    yún yǔ wū shān
    成語解釋:
    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神女興云降雨的事。后稱男女歡合。
    成語出處:
    戰國楚 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512

    一葉障目,不見泰

    成語拼音: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蔽:遮。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成語出處:
    《鶚冠子 天則》:“一葉蔽目,不見太;兩耳塞豆,不聞雷霆。”
    513

    一指蔽目,不見泰

    成語拼音:
    yī zhǐ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蔽:遮蓋;泰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成語出處: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
    514

    坐吃

    成語拼音:
    zuò chī shān bēng
    成語解釋:
    只坐著吃,也要空。指光是消費而不從事生產,即使有堆積如的財富,也要耗盡。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志誠張主管》:“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余,道不得坐吃崩。”
    515

    坐吃

    成語拼音:
    zuò chī shān kōng
    成語解釋:
    只消費不生產;財物堆積如也會耗盡。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自從俺父親亡過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閑坐。那錢物則有出去,無進來的。便好道坐吃空,立吃地陷。”
    516

    指點江

    成語拼音:
    zhǐ diǎn jiāng shān
    成語解釋:
    指點:批評;江:指國家。指批評國家大事
    成語出處: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指點江,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517

    鐘鼎

    成語拼音:
    zhōng dǐng shān lín
    成語解釋:
    比喻富貴和隱逸。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臨江仙·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詞:“鐘鼎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一:“疏雨梧桐,微云河漢,鐘鼎林無限悲。”
    518

    罪惡如

    成語拼音:
    zuì è rú shān
    成語解釋:
    形容罪惡多而重
    成語出處:
    《新唐書·吉項傳》:“俊臣誣殺忠良,罪惡如,國蟊賊也,尚何惜?”
    519

    執法如

    成語拼音:
    zhí fǎ rú shān
    成語解釋:
    執行法令像一樣不可動搖。形容執法嚴厲。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本道言出如箭,執法如,三尺法不能為不肖者宥也。”
    520

    縱虎歸

    成語拼音:
    zòng hǔ guī shān
    成語解釋:
    把老虎放回深。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后患。縱:放;釋放。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劉巴傳》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林也。”
    * 山的成語,帶山字的成語,包含山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