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山字的成語 (559個)

    521

    拄笏看

    成語拼音:
    zhǔ hù kàn shān
    成語解釋:
    拄:支撐;笏: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版。舊時比喻在官有高致。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朝來,致有爽氣。’”
    522

    坐耗

    成語拼音:
    zuò hào shān kōng
    成語解釋:
    指只消費不生產,堆積如的財富也要耗盡
    成語出處:
    《塞上行·行紀·百靈廟戰后行》:“家庭方面,自他調入蒙古之后,又無他人可以生產,坐耗空,望他多多設法,以濟家用。”
    523

    拄笏西

    成語拼音:
    zhǔ hù xī shān
    成語解釋:
    見“拄笏看”。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朝來,致有爽氣。’”
    524

    著屐登

    成語拼音:
    zhuó jī dēng shān
    成語解釋:
    屐:木頭鞋。穿著木頭鞋登。形容歷盡艱辛
    成語出處:
    《宋書·謝靈運傳》:“尋陟嶺,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上則去前齒,下去其后齒。”
    525

    拄頰看

    成語拼音:
    zhǔ jiá kàn shān
    成語解釋:
    同“拄笏看”。
    成語出處:
    宋·范成大《次胡經仲知丞贈別韻》:“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頰看意最真。”
    526

    竹罄南

    成語拼音:
    zhú qìng nán shān
    成語解釋:
    罄:盡,完。形容人罪惡極多,書寫不盡
    成語出處:
    清·感惺《斷頭臺·受獻》:“到此是森羅殿上無私款,鏡臺前明照膽,要把君孽案重重徹里翻,竹罄南。”
    527

    重若丘

    成語拼音:
    zhòng ruò qiū shān
    成語解釋:
    丘:通“巨”,大;丘:大。重得像大。比喻極其嚴重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四》:“是以國權輕于鴻毛,而積禍重若丘。”
    528

    臂江

    成語拼音:
    zhěn shān bì jiāng
    成語解釋:
    謂依傍水。
    成語出處:
    宋·王應麟《玉海·地理·州鎮》:“慶元據會稽之東,枕臂江,負溟渤,控扶桑。”
    529

    帶河

    成語拼音:
    zǔ shān dài hé
    成語解釋:
    環河。指形勢險要。
    成語出處:
    《漢書 項籍傳》:“秦民失望。于是韓生說羽曰:‘關中阻帶河,四塞之地,肥饒,可都以伯。’”
    530

    負海

    成語拼音:
    zhěn shān fù hǎi
    成語解釋:
    見“枕襟海”。
    成語出處:
    明·張煌言《頭重筑海塘碑記》:“臺之緱城,枕負海。”
    531

    復嶺

    成語拼音:
    zhòng shān fù lǐng
    成語解釋:
    巒重迭層接。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進舟賦》序:“予使于滇,行將萬里,所越皆重復嶺,以輿以馬,顛頓馳跋,而不任其勞。”
    532

    復水

    成語拼音:
    zhòng shān fù shuǐ
    成語解釋:
    巒重迭,水流盤曲。
    成語出處:
    宋·林逋《風水洞》詩:“平昔常聞風水洞,重復水去無窮。”
    533

    觀虎斗

    成語拼音:
    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成語解釋:
    坐在上看老虎相斗。比喻為雙方的斗爭采取旁觀的態度;等到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從中取利。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儀列傳》:“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534

    航海

    成語拼音:
    zhàn shān háng hǎi
    成語解釋:
    指跋涉水,逾越險阻。
    成語出處:
    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棧航海,逾沙軼漠之貢,府無虛月。”
    535

    襟海

    成語拼音:
    zhěn shān jīn hǎi
    成語解釋:
    依海。
    成語出處: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古榆關》:“本朝武寧王徐達經略北邊,謂是枕襟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于此,連引長城為城之址。”
    536

    峻嶺

    成語拼音:
    zhòng shān jùn lǐng
    成語解釋:
    連綿起伏的高
    成語出處:
    《宣和畫譜·趙令穰》:“使周覽江、浙、荊、湘重峻嶺,江湘溪澗之勝麗,以為筆端之助,則亦不減晉宋流輩。”
    537

    看虎斗

    成語拼音:
    zuò shān kàn hǔ dòu
    成語解釋:
    比喻暫不介入雙方的斗爭中,等到雙方都受到損傷,再從中撈取好處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的抱怨;‘坐看虎斗’,‘借刀殺人’……都是全桂子的本事。”
    538

    成語拼音:
    zhōng shān láng
    成語解釋:
    比喻恩將仇報,忘恩負義的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子系中狼,得志便猖狂。”
    539

    賣嶺

    成語拼音:
    zhǐ shān mài lǐ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著邊際的空談
    成語出處:
    540

    賣磨

    成語拼音:
    zhǐ shān mài mó
    成語解釋:
    比喻耍手段、說空話哄人。
    成語出處:
    元·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第一折:“出來的都關來節去,私多公少,可曾有一件合天道?他每都指賣磨,將百姓劃地為牢。”
    * 山的成語,帶山字的成語,包含山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