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山字的成語 (559個)

    541

    棲谷

    成語拼音:
    zhěn shān qī gǔ
    成語解釋:
    比喻過隱居生活。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黃瓊傳》:“誠遂欲枕棲谷,擬跡巢由,斯則可矣。”
    542

    塞海

    成語拼音:
    zuàn shān sāi hǎi
    成語解釋:
    比喻做極為困難的事。
    成語出處:
    沙汀《淘金記》二:“只要你干,我鉆塞海總來一個。”
    543

    坐食

    成語拼音:
    zuò shí shān kōng
    成語解釋:
    同“坐吃空”。
    成語出處:
    明·王玉峰《焚香記·離間》:“常言道,坐食空,寧出一斗,莫進一口。自從你來了,弄得我火盡油干。”
    544

    說磨

    成語拼音:
    zhǐ shān shuō mò
    成語解釋:
    比喻錯此說彼。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如何遠打周折,指說磨,拿人家來比。”
    545

    頹倒

    成語拼音:
    zuì shān tuí dǎo
    成語解釋: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云:‘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行。’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之將崩。’”后以“醉頹倒”形容醉態。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之將崩。”
    546

    為王

    成語拼音:
    zhàn shān wéi wáng
    成語解釋:
    占:占據,霸占;王:統治者。占據頭,自稱為王。比喻獨霸一方,稱王稱霸
    成語出處:
    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69回:“第二件是我也不占為王,不過是與你比并武藝,也就算完了。”
    547

    望著那

    成語拼音: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成語解釋:
    比喻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環境不滿意,老認為別的工作、別的環境更好。
    成語出處:
    明·李開先《詞謔》引劉天民曲:“今日不知明日事,這望著那高。”
    548

    煮海

    成語拼音:
    zhù shān zhǔ hǎi
    成語解釋:
    開采中銅礦以鑄造錢幣,燒煮海水而獲得食鹽。比喻善于開發自然資源。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吳王濞列傳》:“吳有豫章郡銅,濞則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煮海水為鹽。”
    549

    煮海

    成語拼音:
    zhāi shān zhǔ hǎi
    成語解釋:
    摘:開發。開煉銅,煮海取鹽
    成語出處:
    《宋史·李繼和傳》:“以朝廷雄富,猶言摘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則或缺軍須。”
    550

    真水

    成語拼音:
    zhēn shān zhēn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風景特別優美的
    成語出處: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你看廬,果然好景致也,端的真真水。”
    551

    眾喣飄

    成語拼音:
    zhòng xǔ piāo shān
    成語解釋:
    眾人吹氣,可以移。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
    成語出處:
    《后漢書 第五倫傳》:“眾喣飄,聚蚊成雷,蓋驕佚所從生也。”
    552

    眾喣漂

    成語拼音:
    zhòng xǔ piāo shān
    成語解釋:
    喣:吹氣。許多人吹氣,能使漂走。比喻說壞話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損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成語出處:
    《漢書 中靖王勝傳》:“夫眾喣漂,聚蚊成雷。”
    553

    眾喣

    成語拼音:
    zhòng xǔ shān dòng
    成語解釋:
    眾人吹氣,可以移。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
    成語出處:
    明 李東陽《余肅敏公傳》:“役未及興,而眾喣動。”
    554

    重于泰

    成語拼音:
    zhòng yú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像泰一樣重。比喻意義很大或分量很重。泰:我國名;五岳之首。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或輕于鴻毛。”
    555

    醉玉頹

    成語拼音:
    zuì yù tuí shān
    成語解釋: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之將崩。”后以“醉玉頹”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風采。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之將崩。”宋·秦觀《滿庭芳》詞:“相如,方病酒,一觴一詠,賓有群賢。便扶起燈前,醉玉頹
    556

    重于泰,輕于鴻毛

    成語拼音:
    zhòng yú tài shān,qīng yú hóng máo
    成語解釋:
    名,在東省,主峰海拔1524米;鴻毛:大雁的毛。形容意義重大或比大雁的毛還輕,指雙重價值
    成語出處:
    高曉聲《劉宇寫書》:“是的,劉宇要死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或輕于鴻毛。劉宇如果死了,究竟算泰還是算鴻毛,只有天曉得。”
    557

    智者樂水,仁者樂

    成語拼音:
    zhì zhě lè shuǐ,rén zhě lè shān
    成語解釋:
    樂:愛好。智者愛好水,仁者愛好。比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愛好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也》:“智者樂水,仁者樂。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558

    責重

    成語拼音:
    zé zhòng shān yuè
    成語解釋:
    岳:大。責任之重如大。形容責任重大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后《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愜,物誰謂宜,但命輕鴻毛,責重岳。”
    559

    濯濯童

    成語拼音:
    zhuó zhuó tóng shān
    成語解釋:
    濯濯:光禿的樣子;童:無草木。沒有樹木,光禿禿的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其之性也。”
    * 山的成語,帶山字的成語,包含山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