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失字的成語 (221個)

    141

    馬亡羊

    成語拼音:
    shī mǎ wáng yáng
    成語解釋:
    泛指禍福得
    成語出處:
    明·單本《蕉帕記·揭柬》:“耳不聞斬蛇逐鹿,口不言馬亡羊,一任他桑田變海,海變桑田。”
    142

    爽然若

    成語拼音:
    shuǎng rán ruò shī
    成語解釋:
    爽然:主意不定的樣子;若:象去依靠。形容心中無主、空虛悵惘的神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論》:“讀《服鳥賦》,同生死,輕去就,又爽然自矣。”
    143

    爽然自

    成語拼音:
    shuǎng rán zì shī
    成語解釋:
    見“爽然若”。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翠》:“公爽然自,而悔無及矣。”
    144

    殆盡

    成語拼音:
    sàng shī dài jìn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45

    時落勢

    成語拼音:
    shī shí luò shì
    成語解釋:
    指時運不濟。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若不是我時落勢,怎生的便攬禍招危。”
    146

    喪身

    成語拼音:
    sàng shēn shī jié
    成語解釋:
    身受污辱,去節操。
    成語出處:
    魯迅《小說舊聞鈔·紅樓夢》:“以妙玉之孤潔而橫罹盜窟,并被以喪身節之名,……并加以嗜利受賕之謗,作者蓋深痛之也。”
    147

    神喪魄

    成語拼音:
    shī shén sàng pò
    成語解釋:
    :喪;魄:人的精神靈氣。形容心神不寧或驚慌之極
    成語出處:
    茅盾《虹》:“怎么我近來變了呀!這樣神喪魄,沒有一點精密的計算?”
    148

    少條

    成語拼音:
    shǎo tiáo shī jiào
    成語解釋:
    謂沒規矩,無教養。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0回:“好大膽的丫頭!新來乍到,就恁少條教的,大刺刺對著主子坐著。”
    149

    塞翁

    成語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
    成語解釋:
    邊塞一老人丟一匹馬;后此馬歸來;并帶回一匹駿馬。比喻雖然暫時受到損;但從長遠看;也許會得到好處。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150

    塞翁馬,安知非福

    成語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
    成語解釋: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同“塞翁馬”。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塞翁馬,安知非福?”
    151

    塞翁馬,焉知非福

    成語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yān zhī fēi fú
    成語解釋: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同“塞翁馬,安知非福”。
    成語出處:
    《病玉緣》:“塞翁馬,焉知非福,你眼前不信俺的話也罷,到了日后,才覺得俺不是說笑話哩。”
    152

    之東隅

    成語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
    成語解釋:
    早上丟了(晚上又收回來);比喻開始敗(最后取得成功)。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之東隅,收之桑榆。”
    153

    之東隅,收之桑榆

    成語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成語解釋: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敗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之東隅,收之桑榆。”
    154

    之毫厘,差以千里

    成語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細微的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成語出處:
    《陳書 虞荔傳》:“夫安危之兆,禍福之機,匪獨天時,亦由人事。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據重位而不傾,執大節而不,豈惑于浮辭哉?”
    155

    之毫厘,謬以千里

    成語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毫、厘: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稍微有一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之毫厘,差之千里。’”
    156

    之毫厘,差之千里

    成語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細微的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成語出處:
    《大戴禮記 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
    157

    諸交臂

    成語拼音:
    shī zhū jiāo bì
    成語解釋:
    指當面錯過機會。
    成語出處:
    見“之交臂”。
    158

    之交臂

    成語拼音:
    shī zhī jiāo bì
    成語解釋: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雙方擦肩而過。形容當面錯過機會。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之。”
    159

    足落水

    成語拼音:
    shī zú luò shuǐ
    成語解釋:
    腳一滑跌入水中。比喻一時受誘騙而行為墮落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87回:“想是那位客官夜間出來小解,足落水,或是有的。”
    160

    張冒勢

    成語拼音:
    shī zhāng mào shì
    成語解釋:
    冒冒的樣子。
    成語出處:
    《金瓶梅詞話》第三十回:“春梅道:‘怪因,張冒勢,恁唬我一跳。有要沒緊,兩頭回來游魂哩。’”
    * 失的成語,帶失字的成語,包含失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