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失字的成語 (221個)
-
101
忙中有失
- 成語拼音:
- máng zhōng yǒu shī
- 成語解釋:
- 匆忙當中難免有失誤。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6回:“這是他忙中有失,也是命中造定,歸咎何人?”
-
102
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
- 成語拼音:
- 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
- 成語解釋:
-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以為至公。’”
-
103
年久失修
- 成語拼音:
- nián jiǔ shī xiū
- 成語解釋:
- 年代久遠,荒廢失修
- 成語出處:
- 魯迅《最藝術的國家》:“然而這民國年久失修,連招牌都已經剝落殆盡,彷佛花旦臉上的脂粉。”
-
104
泥名失實
- 成語拼音:
- ní míng shī shí
- 成語解釋:
- 拘守空名,不求實際。
- 成語出處:
- 宋·程大昌《考古編·詩論九》:“夫其本圣言而推之者,尚破碎如此,其他何可泥名失實而不敢加辨也歟!”
-
105
破業失產
- 成語拼音:
- pò yè shī chǎn
- 成語解釋:
- 破:毀壞。家業破敗財產散失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元帝紀中》:“今百姓遠棄先祖墳墓,破業失產,親戚分離,人懷思慕之心。”
-
106
窮不失義
- 成語拼音:
- qióng bù shī yì
- 成語解釋:
- 義:禮義。雖然窮困,但不失禮義。
- 成語出處:
- 《孟子·盡心上》:“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
107
窮大失居
- 成語拼音:
- qióng dà shī jū
- 成語解釋:
- 形容多而不適用。
- 成語出處:
- 《周易 序卦》:“窮大者必失其居。”高亨注:“極大者則驕奢淫暴,必覆敗而失其所。”
-
108
千慮一失
- 成語拼音:
- qiān lǜ yī shī
- 成語解釋:
- 失:錯誤。指聰明人的考慮,也會有不周到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內篇雜下十八》:“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
109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成語拼音:
- qiè píng zhī zhī,bù shī shǒu qì
- 成語解釋: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僅有一點挈瓶汲水的淺薄見識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職守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挈瓶之知,不失守器。”
-
110
前人失腳,后人把滑
- 成語拼音:
- qián rén shī jiǎo,hòu rén bǎ huá
- 成語解釋:
- 比喻吸取人家失敗的教訓,小心謹慎,免得再失事。
- 成語出處:
- 明 何孟春《馀冬序錄摘抄》第六卷:“今世俚語:‘前人失腳,后人把滑’,即漢諺“前車覆,后車戒‘之義也。”
-
111
秦失其鹿
- 成語拼音:
- qín shī qí lù
- 成語解釋:
- 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112
樵蘇失爨
- 成語拼音:
- qiáo sū shī cuàn
- 成語解釋:
- 雖有柴草,卻無米為炊。指非常貧困。
- 成語出處:
- 清 吳偉業《偶成》詩之十二:“冠櫛懶施高枕,樵蘇失爨清淡。”
-
113
琴瑟失調
- 成語拼音:
- qín sè shī tiáo
- 成語解釋:
- 琴瑟:古樂器名,比喻夫婦。琴瑟演奏的不諧調。比喻政令不當,失去調節。也比喻夫婦不和。
- 成語出處:
- 《漢書 董仲書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
-
114
窮通得失
- 成語拼音:
- qióng tōng dé shī
- 成語解釋:
- 窮:不得志;通:暢達。遭遇的坎坷與順利,利益的得與失。指人生遭遇
- 成語出處:
- 清·胡泉《續題》:“快平生,窮通得失,悲歡笑罵假荒唐。”
-
115
窮猿失木
- 成語拼音:
- qióng yuán shī mù
- 成語解釋:
- 猿猴失去了棲身的樹木。比喻人漂泊流浪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寄杜位》:“寒日經檐短,窮猿失木悲。”
-
116
輕重失宜
- 成語拼音:
- qīng zhòng shī yí
- 成語解釋:
- 謂對事情的重要與否處置失當。
- 成語出處:
- 宋·蘇舜欽《論宣借宅事》:“若死行陣之家與伎術之輩均用此賞,臣竊恐輕重失宜矣。”
-
117
人財兩失
- 成語拼音:
- rén cái liǎng shī
- 成語解釋:
- 人和錢財都無著落或都有損失。同“人財兩空”。
- 成語出處:
- 《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難遇夫》:“王三中了舉,不久到了京,白白地要了玉堂春去,可不人財兩失?”
-
118
榮辱得失
- 成語拼音:
- róng rǔ dé shī
- 成語解釋:
- 榮耀和恥辱,得到和失去
- 成語出處:
- 明·洪應明《菜根譚》:“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
-
119
若有所失
- 成語拼音:
- ruò yǒu suǒ shī
- 成語解釋:
- 好像丟失了什么東西似的。形容神情悵惘;心神不定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南朝 梁 劉孝標注:“悵然若有所失。”
-
120
如有所失
- 成語拼音:
- rú yǒu suǒ shī
- 成語解釋:
- 好象丟失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安的樣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虛。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南朝宋 劉孝標注:“悵然若有所失。”
* 失的成語,帶失字的成語,包含失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