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失字的成語 (221個)

    121

    時不可

    成語拼音:
    shí bù kě shī
    成語解釋:
    時:時機,機會;:錯過。抓住時機,不可錯過。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四》:“臣聞敵不可易,時不可。”
    122

    敗乃成功之母

    成語拼音:
    shī bài nǎi chéng gōng zhī mǔ
    成語解釋:
    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敗中吸取教訓,最后取得勝利
    成語出處:
    123

    敗是成功之母

    成語拼音:
    shī bài shì chéng gōng zhī mǔ
    成語解釋:
    母:先導,根源。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取得勝利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經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敗是成功之母。”
    124

    敗者成功之母

    成語拼音:
    shī bài zhě chéng gōng zhī mǔ
    成語解釋:
    母:先導,根源。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取得勝利
    成語出處:
    毛澤東《實踐論》:“所謂‘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125

    道寡助

    成語拼音:
    shī dào guǎ zhù
    成語解釋:
    道:道義;寡:少。做事違反正義的人,一定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126

    而復得

    成語拼音:
    shī ér fù dé
    成語解釋:
    :遺,喪去而又得到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原過》:“是而復得,廢而復舉也。”
    127

    是非得

    成語拼音:
    shì fēi dé shī
    成語解釋:
    正確與錯誤,得到的與去的。
    成語出處:
    宋·朱熹《辭免兼實錄院同修撰奏狀》:“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無史學,然于是非得之故,實有善善惡惡之心。”
    128

    魂蕩魄

    成語拼音:
    shī hún dàng pò
    成語解釋:
    形容心意煩亂,精神恍惚。
    成語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嚴蕊]乃是個絕色的女子。一應琴、棋、書、畫、歌舞、管弦之類,無所不通……所以人見了的,沒一個不魂蕩魄在他身上。”
    129

    魂落魄

    成語拼音:
    shī hún luò pò
    成語解釋:
    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常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做子弟的,魂落魄,不惜余生。”
    130

    魂喪膽

    成語拼音:
    shī hún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恐慌。
    成語出處:
    巴金《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他那四方臉、紫紅臉膛、寬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貫長虹的英雄氣概,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魂喪膽。”
    131

    神魂

    成語拼音:
    shén hún shī jù
    成語解釋:
    神魂:神志;據:依托。形容神志去常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是夜多渾蟲醉倒在坑,二鼓人定,賈璉便溜進來相會,一見面早已神魂據!”
    132

    喪魂

    成語拼音:
    sàng hún shī pò
    成語解釋:
    原義為去了魂魄。形容極度驚慌、恐懼。
    成語出處:
    魯迅《墳 未有天才之前》:“自從新思潮來到中國以后,其實何嘗有力,而一群老頭子,還有少年,卻已喪魂魄的來講國故了。”
    133

    魂喪魄

    成語拼音:
    shī hún sàng pò
    成語解釋:
    ①形容心煩意亂,精神恍惚。②形容極度驚恐不安。
    成語出處:
    元 劉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兒為母不安,這些時衣不解帶,寢食俱發,憂凄不止,行坐之間,猶如魂喪魄。”
    134

    驚倒怪

    成語拼音:
    shī jīng dǎo guài
    成語解釋:
    驚打怪。驚恐;慌張。
    成語出處:
    《天花雨》第十四回:“回家方稀奇事,驚倒怪落三魂。”
    135

    驚打怪

    成語拼音:
    shī jīng dǎ guài
    成語解釋:
    形容神色慌張或動作忙亂。也指大驚小怪。
    成語出處:
    宋 洪邁《夷堅三志已 善謔詩詞》:“后人多少繼遺蹤,到我便驚打怪。”
    136

    精落彩

    成語拼音:
    shī jīng luò cǎi
    成語解釋:
    指沒精打彩。
    成語出處:
    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四折:“許佳期無處追尋,走海上精落彩。”
    137

    壽陵

    成語拼音:
    shòu líng shī bù
    成語解釋:
    《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壽陵馀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后以“壽陵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喪了固有技能。
    成語出處: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壽陵馀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138

    神龍

    成語拼音:
    shén lóng shī shì
    成語解釋:
    勢:地位和權力。比喻去地位和權力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隗囂傳》:“要之,魚不可脫于淵,神龍勢,即還與蚯蚓同。”
    139

    林之鳥

    成語拼音:
    shī lín zhī niǎo
    成語解釋:
    去樹林的鳥兒。比喻無處藏身與生活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回:“何乃進不偶用,退不獲安,呼吸若窮池之魚,行止比林之鳥,憂傷之心,不能亡已!”
    140

    馬塞翁

    成語拼音:
    shī mǎ sài w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因禍得福的人。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我家雖不寬余,也還可以勉強溫飽,都因我無端的官興發作,幾乎弄得家破人亡;還仗天祖之靈,才幸而作了個‘馬塞翁’。”
    * 失的成語,帶失字的成語,包含失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