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外字的成語 (177個)

    141

    邪魔

    成語拼音:
    xié mó wài dào
    成語解釋:
    佛教語,指妨害正道的邪說和行為。比喻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學說。
    成語出處:
    《藥師經》:“又信世間邪魔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
    142

    邪魔

    成語拼音:
    xié mó wai suì
    成語解釋:
    邪惡的鬼怪。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只是人自己疑心,所以招出一些邪魔祟來纏擾。”
    143

    虛名在

    成語拼音:
    xū míng zài wài
    成語解釋:
    虛名: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名聲。在界有一個虛而不實的名聲
    成語出處:
    144

    蕭然塵

    成語拼音:
    xiāo rán chén wài
    成語解釋:
    蕭然:清靜寂寞的樣子;塵:塵世。形容極為超脫,不被俗情雜物所累
    成語出處: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下卷:“又詩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閑話之趣,故筆墨間時覺蕭然塵。”
    145

    蕭然物

    成語拼音:
    xiāo rán wù wài
    成語解釋:
    :自身以的一切。形容極為超脫,不為俗情雜務所煩擾。
    成語出處:
    《清朝野史大觀》卷九:“蕭然物,自得天機,吾不如傅青主。”
    146

    慧中

    成語拼音:
    xiù wài huì zhōng
    成語解釋:
    表秀美;內心聰明。秀:秀美;慧:聰明。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而惠中。”
    147

    惠中

    成語拼音:
    xiù wài huì zhōng
    成語解釋:
    惠:通“慧”,聰慧。表秀麗,內心聰明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而惠中。”
    148

    輕毛

    成語拼音:
    xìn wài qīng máo
    成語解釋:
    佛教語。信心動搖不定,像鴻毛輕飄浮動
    成語出處:
    《觀經玄義分》:“況我信輕毛,敢知旨趣。”
    149

    有音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yǒu yīn
    成語解釋:
    弦樂器的弦上發出的聲音以還有聲音。比喻話語中另有間接透露、沒有明說的意思。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然至于一絕處,亦復何耶!其中體趣,言之不盡。弦之意,不知所從而來。”
    150

    遺音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yí yīn
    成語解釋:
    弦:樂器上用以發音的絲線、銅絲或鋼絲。言之意。比喻話語中另有間接透露、沒有明說的意思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嘆,有遺音聲矣。”
    151

    之響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zhī xiǎng
    成語解釋:
    比喻言之意。
    成語出處:
    王國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之味,弦之響。”
    152

    之音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zhī yīn
    成語解釋:
    原指音樂的余音。比喻言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三卷:“故言盡而意亦止,絕無弦之音,味之味。”
    153

    之意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zhī yì
    成語解釋:
    弦:樂器上發音的絲線。比喻言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成語出處:
    《南史 范曄傳》:“其中體趣,言之不可盡。弦之意,虛響之音,不知所從而來。”
    154

    逍遙法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fǎ wài
    成語解釋: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蕭統《梁昭明集 林鐘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跡冰床,披莊子之七篇,逍遙物;玩老聃之兩卷,恍惚懷中。”
    155

    逍遙事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shì wài
    成語解釋:
    ①謂犯法者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壞事或與壞事有牽連的人不受追查。②謂置身事,毫不關心。
    成語出處:
    清·包世臣《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首禍正兇,逍遙事。”魯迅《花邊文學·女人未必多說謊》:“關于楊妃,祿山之亂以后的文人就都撒著大謊,玄宗逍遙事,倒說是許多壞事情都由她。”
    156

    逍遙物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wù wài
    成語解釋:
    謂不受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成語出處:
    宋·張孝祥《減字木蘭花·贈尼師舊角奴也》詞:“識破囂塵,作個逍遙物人。”
    157

    意出望

    成語拼音:
    yì chū wàng wài
    成語解釋:
    出乎意料之
    成語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8回:“六月間,又得宗師錄取一名科舉,意出望,從此準備進場之事。”
    158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

    成語拼音:
    yùn chóu wéi wò zhī zhōng,jué shèng qiān lǐ zhī wài
    成語解釋:
    運:運籌;帷幄:軍用帳幕;千里之:指戰場。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能決定千里之戰場上的勝負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吾不如子房。”
    159

    御敵于國門之

    成語拼音:
    yù dí yú guó mén zhī wài
    成語解釋:
    御:抵擋;國門:京都城門,邊界線。將敵人阻擋在境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萬章》:“今有御人國門之者。”
    160

    意料之

    成語拼音:
    yì liào zhī wài
    成語解釋:
    沒有想到的。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五回:“剛才唐兄說國王必是暫緩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并且大動干戈,用兵征剿。”
    * 外的成語,帶外字的成語,包含外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