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外字的成語 (177個)

    101

    內修

    成語拼音:
    nèi xiū wai rǎng
    成語解釋:
    對內整治國政,對抵御敵人。修亦作“修”。
    成語出處:
    宋·胡锜《擬力田詒》:“顧惟禮耕義種之賢,足副內修攘之志。”
    102

    內憂

    成語拼音:
    nèi yōu wài huàn
    成語解釋:
    憂:憂慮;患:禍患。指國家內部的變亂和部的侵略。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戒》:“君舍而不鼎饋,非有內憂,必有患。”
    103

    內應

    成語拼音:
    nèi yīng wài hé
    成語解釋:
    應:接應;合:配合。面攻打,里面接應
    成語出處:
    《三國志通俗演義·姜維祁山戰鄧艾》:“忽報有內應合之兵,蜀軍潰散。”
    104

    內重

    成語拼音:
    nèi zhòng wài qīng
    成語解釋:
    內:京都;省。形容京官權大,官權小
    成語出處:
    《宋史·高宗紀》:“以內重輕,命省臺、寺監及監司、守令居職及二年者,許更迭出入除擢。”
    105

    皮里膜

    成語拼音:
    pí lǐ mó wài
    成語解釋:
    膜:人或動物體內薄皮組織。比喻相交太淺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史》第47回:“如今同了你,雖見了太尊一面,到底是個皮里膜的賬,有什么意思?”
    106

    旁門

    成語拼音:
    páng mén wai dào
    成語解釋:
    見“旁門左道”。
    成語出處:
    《禮記·王制》:“執左道以亂政,殺。”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門亂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107

    弸中彪

    成語拼音:
    péng zhōng biāo wài
    成語解釋:
    弸:充滿;彪:文采。指人內有才德,則有文采,自然露。贊美德才兼備的人。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君子》:“或問:‘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也。’”
    108

    墻里開花墻

    成語拼音:
    qiáng lǐ kāi huā qiáng wài xiāng
    成語解釋:
    比喻人做出了成績,內部還不知道,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績不受本部門重視,卻為其他部門賞識
    成語出處:
    海巖《死于青春》:“墻里開花墻香,都這樣兒,不做就算了。”
    109

    權傾中

    成語拼音:
    quán qīng zhōng wai
    成語解釋:
    權勢壓倒朝廷內。形容權勢極大。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2回:“視秦王之喪,愈加眾盛,正是‘權傾中,威振諸侯’。”
    110

    成語拼音:
    qiáng wài hàn
    成語解釋:
    指非局中之人,不屬于某專業或不專于某門知識或藝術的人
    成語出處:
    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慕容垂歌辭》:“我身分自當,枉殺墻漢。”
    111

    棄之度

    成語拼音:
    qì zhī dù wai
    成語解釋:
    謂根本不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周孔之業,棄之度。”
    112

    安內

    成語拼音:
    rǎng wài ān nèi
    成語解釋:
    攘:排除。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患。
    成語出處:
    漢 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之能。”
    113

    事出意

    成語拼音:
    shì chū yì wài
    成語解釋: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3回:“那老姑子見寶玉來了,事出意,竟象天上掉下個活龍來的一般,忙上來問好,命老道來接馬。”
    114

    桃源

    成語拼音:
    shì wài táo yuán
    成語解釋:
    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世桃源是一個人間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于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完美主義者無不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象中的“世桃源”。
    成語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鳳閣,這是俺的世桃源。”
    115

    之物

    成語拼音:
    shēn wài zhī wù
    成語解釋:
    個人身體以的東西;指名譽、地位、權力、金錢等。
    成語出處:
    唐 吳兢《貞觀政要》:“明珠是身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
    116

    有天

    成語拼音:
    tiān wài yǒu tiān
    成語解釋:
    指某一境界之更有無窮無盡的境界。多用來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認識的領域需要不斷擴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閱歷不盡。亦作“山有山”、“峰有峰”
    成語出處:
    《敦煌曲 何滿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邊更有天。”
    117

    方內圓

    成語拼音:
    wài fāng nèi yuán
    成語解釋:
    表正直,內心圓滑。
    成語出處:
    《后漢書·致惲傳》:“案延資性貪邪,方內員(圓),朋黨奸,罔上害人。”
    118

    方內員

    成語拼音:
    wài fāng nèi yuán
    成語解釋:
    表正直,內心圓滑。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方內員,朋黨構奸,罔上害人。”
    119

    剛內柔

    成語拼音:
    wài gāng nèi róu
    成語解釋:
    表剛強而內在柔弱。同“內柔剛”。
    成語出處: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議論》:“兵戈既起,將帥擅權,武吏功臣,過求姑息。邊蕃遠郡,得以驕矜,剛內柔,上陵下替,此為屈辱又非多乎?”
    120

    感內傷

    成語拼音:
    wài gǎn nèi shāng
    成語解釋:
    ①中醫謂感風邪,內有郁積而致病。②比喻內煎迫。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次日便覺得有些鼻塞聲重,胸悶頭暈,懨懨的就成了一個感內傷的病。”
    * 外的成語,帶外字的成語,包含外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