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聲字的成語 (308個)

    261

    飲泣吞

    成語拼音:
    yǐn qì tūn shēng
    成語解釋:
    泣:無的哭;吞:不敢出。不敢放大哭。
    成語出處:
    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第二卷:“悵然慘,嬌魂怨,飲泣吞。”
    262

    飲氣吞

    成語拼音:
    yǐn qì tūn shēng
    成語解釋:
    謂不喘氣,不做。形容憂懼惶恐。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孝恭《為汝南王檄魏文》:“關東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淪蕪,室家顛殞,飲氣吞,志申讎怨。”
    263

    鴉雀無

    成語拼音:
    yā què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都沒有。形容自然環境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不作;一不響。鴉:烏鴉;雀:麻雀。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運何言聞?’”
    264

    鴉鵲無

    成語拼音:
    yā què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靜。同“鴉雀無”。
    成語出處:
    《痛史》第二回:“此時只覺得靜悄悄的鴉鵲無。”
    265

    雅雀無

    成語拼音:
    yǎ què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靜默之極。雅,“鴉”的古字。
    成語出處:
    《廿世紀女界文明燈》彈詞:“文櫻宣讀報告,臺下靜聽,一時雅雀無的,但聞時鐘叮當。”
    266

    不吭

    成語拼音:
    yī shēng bù kēng
    成語解釋:
    一句話也不說
    成語出處:
    梁實秋《廢話》:“猶如兩人見面不免說說一句‘今天天氣……’之類的話,聊勝于兩個人都繃著臉一不吭而已。”
    267

    不響

    成語拼音:
    yī shēng bù xiǎng
    成語解釋:
    指不發出一點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1回:“仿佛菊笑一不響的閃了進來,像貓兒戲蝶一般,擒擒縱縱地把自己搏弄。”
    268

    成語拼音:
    yìng shēng chó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胸無主張,隨附和他人。
    成語出處:
    唐·劉束《隋唐嘉話》:“有患應病者,問醫官蘇澄,……過至他藥,復應如初。澄因為處方,以此藥為主,其病自除。”
    269

    一手獨拍,雖疾無

    成語拼音: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成語出處:
    《韓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
    270

    釣世

    成語拼音:
    yù shēng diào shì
    成語解釋:
    猶言沽名釣譽。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諸子之徒,心非郁陶,茍馳夸飾,鬻釣世,此為文而造情也。”
    271

    怪氣

    成語拼音:
    yāo shēng guài qì
    成語解釋:
    說話腔調妖里妖氣,姿態怪異而輕佻
    成語出處:
    272

    滿道

    成語拼音:
    yuàn shēng mǎn dào
    成語解釋:
    道:道路。怨恨的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和怨恨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滿道。”
    273

    沒氣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méi qì
    成語解釋:
    見“有無氣”。
    成語出處:
    茅盾《林家鋪子》六:“林先生嘆了一口氣,過了一會兒,方才有沒氣地說道:‘讓我死在那邊就是了……’”
    274

    茂實

    成語拼音:
    yīng shēng mào shí
    成語解釋:
    指美名和盛業。
    成語出處:
    《隋書 于宣敏傳》:“盛業洪基,同天地之長久;英茂實,齊日月之照臨。”
    275

    如鐘

    成語拼音:
    yīn shēng rú zhōng
    成語解釋:
    音像鐘一樣響亮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盧植傳》:“身長八尺二寸,音如鐘。”
    276

    三日

    成語拼音:
    yú shēng sān rì
    成語解釋:
    語出《列子·湯問》:“(韓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后因以“余三日”形容樂余韻無窮,不絕于耳。
    成語出處:
    語出《列子·湯問》:“(韓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277

    無氣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wú qì
    成語解釋:
    ①形容人氣息奄奄。②形容說話無精打采。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一:“王祿多說了幾句話,漸漸有無氣,挨到黃昏,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278

    無實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wú shí
    成語解釋:
    猶言有名無實。
    成語出處:
    《魏書·李崇傳》:“今若基宇不修,仍同丘畎,即使高皇神享,闕于國陽,宗事之典,有無實,此臣子所以匪寧,億兆所以失望也。”
    279

    蛙噪

    成語拼音:
    yíng shēng wā zào
    成語解釋:
    蒼蠅、青蛙無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無病呻呤的詩文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序》:“今也生乎百世之下,欲以其蠅蛙噪,追配古人,儷然以李杜相命,浸假而膏唇拭舌,訾議其短長,蜉蝣撼大樹,斯可為一笑已矣。”
    280

    下氣

    成語拼音:
    yí shēng xià qì
    成語解釋:
    音和悅;下氣:態度恭順。形容音柔和,態度恭順。
    成語出處:
    《禮記·內則》:“下氣怡,問衣燠寒。”
    * 聲的成語,帶聲字的成語,包含聲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