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聲字的成語 (308個)

    221

    甕氣

    成語拼音:
    wèng shēng wèng qì
    成語解釋:
    形容音粗大低沉。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早聽見門里看家的狗,甕甕氣如惡豹一般頓著鏈子咬起來。”
    222

    無色

    成語拼音:
    wú shēng wú sè
    成語解釋:
    沒有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動人。
    成語出處:
    《新華月報》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沒有真實地反映這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而把它寫得冷冷清清,無無色。”
    223

    無臭

    成語拼音:
    wú shēng wú xiù
    成語解釋:
    臭:氣味。沒有音;沒有氣味。比喻沒有名;不被人知道。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文王》:“上天之載,無無臭。”
    224

    無息

    成語拼音:
    wú shēng wú xī
    成語解釋:
    息:音信;消息。沒有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響;不為人覺察。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 1047 至胡風》:“一到里面去,即醬在無聊的糾紛中,無無息。”
    225

    相思

    成語拼音:
    wén shēng xiāng sī
    成語解釋:
    :名。指思慕、欽仰有望的人。
    成語出處:
    《鬼谷子·內揵》:“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不御,遙聞而相思。”
    226

    唯唯連

    成語拼音:
    wěi wěi lián shēng
    成語解釋:
    唯唯:謙卑的應答。連應答,以示順從。
    成語出處:
    《史記·趙世家》:“徒聞唯唯,不聞周舍之諤諤。”
    227

    響不辭

    成語拼音:
    xiǎng bù cí shēng
    成語解釋:
    響:回。回響不能離開音。比喻榮譽從實際作為得來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雜言》:“響不辭,鑒不辭形,君子正一,而萬物皆成。”
    228

    弦歌之

    成語拼音:
    xián gē zhī shēng
    成語解釋:
    弦歌:弦樂。彈琴和唱歌的音。泛指教學活動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
    229

    笑貌

    成語拼音:
    xiào mào shēng yīn
    成語解釋:
    笑貌:表情;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度等
    成語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女輾轉床席,絕而復蘇者數次,迨至轉危為安,笑貌音,不殊常度,而言動舉止,如出兩人。”
    230

    下氣怡

    成語拼音:
    xià qì yí shēng
    成語解釋:
    下氣:態度恭順:怡音和悅。形容音柔和,態度恭順。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內則》:“及所,下氣怡,問衣燠寒。”
    231

    背實

    成語拼音: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成語解釋:
    向往虛名而不求實際;注重傳聞而背離事實。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常人貴遠賤親,向背實;又患暗于自見,謂己為賢。”
    232

    避影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bì yǐng
    成語解釋:
    猶言銷匿跡。
    成語出處:
    唐·孫揆《令應傳》:“妾又以夫族得罪于天,未蒙上帝昭雪,所以銷避影,而自困如是。”
    233

    奪人

    成語拼音:
    xiān shēng duó rén
    成語解釋:
    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234

    恫嚇

    成語拼音:
    xū shēng dòng xià
    成語解釋:
    :假裝出一種勢。用虛張勢來恐嚇別人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8章:“張勛所謂‘誰敢造反我就去打誰’的一句豪語,不過虛恫嚇,他未嘗不知道他的辮子軍……并不善于沖鋒陷陣。”
    235

    后實

    成語拼音:
    xiān shēng hòu shí
    成語解釋:
    勢;實:實力。比喻先用勢挫折敵方士氣,然后交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而后實者,此之謂也。”
    236

    斂跡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liǎn jì
    成語解釋:
    猶言銷匿跡。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斂跡。”
    237

    滅跡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miè jì
    成語解釋:
    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再出現。
    成語出處:
    《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滅跡,何必山林!”
    238

    美譽

    成語拼音:
    xiū shēng měi yù
    成語解釋:
    休:美好。美好的譽。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回:“陳留王協,圣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
    239

    匿跡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nì jì
    成語解釋:
    不出;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成語出處: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斂跡,惟恐人知。”
    240

    匿跡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nì jì
    成語解釋:
    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再出現。
    成語出處:
    語出《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滅跡,何必山林!”
    * 聲的成語,帶聲字的成語,包含聲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