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聲字的成語 (308個)
-
281
遺聲余價
- 成語拼音:
- yí shēng yú jià
- 成語解釋:
- 指前人死后在社會上流傳的聲譽和評價。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名實》:“神滅形消,遺聲余價,亦猶蟬殼蛇皮、獸迒鳥跡耳,何預于死者,而圣人以為名教乎?”
-
282
怨聲盈路
- 成語拼音:
- yuàn shēng yíng lù
- 成語解釋:
- 怨恨之聲充滿道路。形容不滿情緒十分普遍
- 成語出處:
- 《魏書·高肇傳》:“肇既當衡軸,每事任己,本無學識,動違禮度,好改先朝舊制,出情妄作,減削封秩,抑黜勛人。由是怨聲盈路矣。”
-
283
有聲有色
- 成語拼音:
- yǒu shēng yǒu sè
- 成語解釋:
- 既有聲音;又有色澤。形容表演或說話十分生動、精彩。
- 成語出處:
- 宋 汪藻《浮溪集 翠微堂記》:“其意從謂世之有聲有色者,未有不爭而得,亦未有不終磨滅者。”
-
284
鶯聲燕語
- 成語拼音:
- yīng shēng yàn yǔ
- 成語解釋:
-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聲音。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金線池》楔子:“裊娜復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
-
285
怨聲載道
- 成語拼音:
- yuàn shēng zài dào
- 成語解釋:
- 載:充滿;道:道路。怨恨的聲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的強烈的不滿和怨恨。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載道。”
-
286
怨聲載路
- 成語拼音:
- yuàn shēng zài lù
- 成語解釋:
- 怨恨之聲充滿道路。形容不滿情緒十分普遍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張廷珪傳》:“州縣征輸,星火逼迫,或謀計靡所,或鬻賣以充,怨聲載路,私氣未洽。”
-
287
遺聲墜緒
- 成語拼音:
- yí shēng zhuì xù
- 成語解釋:
- 指行將絕滅的詩歌創作傳統。
- 成語出處:
- 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卷一:“我朝唯納蘭公子,深入北宋唐奧。遺聲墜緒,二百年后,乃為足下拾得,是何神術,欽佩欽佩!”
-
288
言為心聲
- 成語拼音:
- yán wéi xīn shēng
- 成語解釋:
- 言:語言。語言是表達內心活動的聲音。指語言是人們思想情感的反映。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法言 問神》:“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
-
289
欲言無聲
- 成語拼音:
- yù yán w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想說又說不出來
- 成語出處:
- 冰心《最后的安息》:“猛然看是惠姑,眉眼動了幾動,只顯出欲言無聲欲哭無淚的樣子。”
-
290
燕語鶯聲
- 成語拼音:
- yàn yǔ yī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燕子的語音;黃鶯的歌聲。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聲音宛轉動聽。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金線池》楔子:“裊娜復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
-
291
玉振金聲
- 成語拼音:
- yù zhèn jīn shēng
- 成語解釋:
- 喻文章道德之盛。
- 成語出處:
- 《梁書·徐勉傳》:“網羅經誥,玉振金聲,義貫幽微,理入神契。”唐˙楊炯《從弟去溢墓志銘》:“至如白雪回光,清風度曲,崔亭伯真龍之氣,揚子云吐鳳之才,莫不玉振金聲,筆有余力。”
-
292
擲地賦聲
- 成語拼音:
- zhì dì fù shēng
- 成語解釋:
- 見“擲地金聲”。
- 成語出處:
- 明·鄭若庸《玉玦記·赴試》:“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擲地賦聲難比。”
-
293
擲地金聲
- 成語拼音:
- zhì dì jīn shēng
- 成語解釋:
- 金:鐘罄之類的樂器。比喻文章詞藻優美。
- 成語出處:
-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
294
擲地有聲
- 成語拼音:
- zhì dì yǒu shēng
- 成語解釋:
- 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 成語出處:
-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
295
載道怨聲
- 成語拼音:
- zài dào yuàn shēng
- 成語解釋:
- 怨恨之聲充滿道路。形容不滿情緒十分普遍
- 成語出處:
- 清·感惺《斷頭臺·受獻》:“笑雌黃舌饒,黑符心驕,綠豆兒眼小,博得個載道怨聲碧漢高。”
-
296
擲地作金石聲
- 成語拼音:
- zhì dì zuò jīn shí sh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章詞藻優美,聲調鏗鏘。
- 成語出處:
- 《晉書·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
297
作金石聲
- 成語拼音:
- zuò jīn shí shēng
- 成語解釋:
- 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優美,音調鏗鏘。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孫興公作《天臺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
298
眾口同聲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大家所說的都一樣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9回:“但見朱仙鎮上的百姓,一路攜老挈幼,頭頂香盤,挨挨擠擠,眾口同聲攀留元帥,哭聲震地。”
-
299
走漏風聲
- 成語拼音:
- zǒu lòu fē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泄漏機密或消息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5回:“今愿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萬一走漏風聲,娘娘與夫人們只道妾等巧詐,以博圣恩眷寵。”
-
300
眾犬吠聲
- 成語拼音:
- zhòng quǎn fèi sh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隨聲附和。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 怪神 李君神》:“眾犬吠聲,因盲者得視,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沲。”
* 聲的成語,帶聲字的成語,包含聲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