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國字的成語 (232個)

    161

    四戰之

    成語拼音:
    sì zhàn zhī guó
    成語解釋:
    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成語出處:
    《商君書 兵守》:“四戰之貴守戰,負海之貴攻戰。”《史記 樂毅列傳》:“趙,四戰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
    162

    天府之

    成語拼音:
    tiān fǔ zhī guó
    成語解釋:
    天府:天生的倉庫;:地區。原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后專指四川。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也。”
    163

    安民

    成語拼音:
    tǐ guó ān mín
    成語解釋:
    體:劃分;家。治理家,安定民眾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唐德宗》:“柳考當日戶口虛盈之數,而晏體安民之心,不可沒矣。”
    164

    經野

    成語拼音:
    tǐ guó jīng yě
    成語解釋:
    體:劃分;:都城;經: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劃分為若干區域,由官宦貴族分別居住或讓奴隸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家。
    成語出處:
    《周禮 天官 序官》:“惟王建,辨方正位,體經野,高官分職,以民為極。
    165

    圖身忘

    成語拼音:
    tú shēn wàng guó
    成語解釋:
    圖:謀取。只謀取個人的利益而不顧家的安危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有木詩序》:“余讀漢書列傳,見佞順媕婀,圖身忘,如張禹輩者。”
    166

    天香

    成語拼音:
    tiān xiāng guó sè
    成語解釋: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成語出處:
    唐 李濬《松窗雜錄》:“天香夜染衣,色朝酣酒。”
    167

    同舟敵

    成語拼音:
    tóng zhōu dí guó
    成語解釋:
    同舟共濟的人成了敵人。
    成語出處: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也。”
    168

    天姿

    成語拼音:
    tiān zī guó sè
    成語解釋:
    天姿:天生的姿色;色:女子美色冠絕全。舊時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成語出處:
    《公羊傳 昭公三十一年》:“顏夫人者,嫗盈女也,色也。《漢武帝內傳》:“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
    169

    敗家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bài jiā
    成語解釋:
    家覆滅、家人離散
    成語出處:
    ·鄒·孟軻《孟子·離婁上》:“安其危而利其葘,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敗家之有?”
    170

    大夫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dà fū
    成語解釋:
    《禮記·射義》:“賁軍之將、亡之大夫與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穎達疏:“亡之大夫者,謂亡君之,言不忠且無智也。”后因以“亡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遺臣。
    成語出處:
    《禮記·射義》:“賁軍之將、亡之大夫與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穎達疏:“亡之大夫者,謂亡君之,言不忠且無智也。”
    171

    害民

    成語拼音:
    wù guó hài mín
    成語解釋:
    家受害,人民遭殃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74回:“張俊身為大將,不思報效,專權亂政,誤害民。”
    172

    捐軀

    成語拼音:
    wèi guó juān qū
    成語解釋:
    捐:獻;軀:身體,指生命。為家犧牲生命。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39回:“為捐軀赴戰場,丹心可并日爭光。”
    173

    來朝

    成語拼音:
    wàn guó lái cháo
    成語解釋:
    萬:概數,多;朝:朝貢,朝拜。很多家來朝拜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2回:“太平年萬來朝,雍熙世八仙慶壽。”
    174

    滅種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miè zhǒng
    成語解釋:
    家滅亡,種族滅絕。謂一個家被徹底毀滅。
    成語出處:
    清·嚴復《論世變之亟》:“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禍可至于亡滅種,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175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nú
    成語解釋:
    指已經亡或所在土被侵占、受外侵略者奴役的人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主義的策略》:“現在他們眼看就要當亡奴了,除了反抗,再沒有出路。”
    176

    破家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pò jiā
    成語解釋:
    家覆滅、家庭毀滅。
    成語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相刺》:“屈原行吟澤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賢以自輔,任能以治,然牽于流說,惑于道諛,是以賢圣蔽掩,而讒佞用事,以此亡破家,而賢士饑于巖穴也。”
    177

    欺君

    成語拼音:
    wù guó qī jūn
    成語解釋:
    悮:耽誤;欺:欺騙。欺騙君王,禍害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八卷:“假如有一等做官的,悮欺君,侵剝百姓,雖然官高祿厚,難道不是大盜?”
    178

    殄民

    成語拼音:
    wù guó tiǎn mín
    成語解釋:
    殄:滅絕。讓家受害,人民遭殃
    成語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洪君疇》:“貪繆之柏,誤殄民,逐之已晚。”
    179

    為民

    成語拼音:
    wéi guó wéi mín
    成語解釋:
    指不謀私利,為家和人民效力。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一折:“有為為民賢才,因苦諫不聽,反遭誅戮。”
    180

    殃民

    成語拼音:
    wù guó yāng mín
    成語解釋:
    家人民帶來禍害。
    成語出處:
    明·楊繼盛《請誅賊臣疏》:“臣觀大學士嚴嵩,盜權竊柄,誤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賊乎。”
    * 國的成語,帶國字的成語,包含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