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國字的成語 (232個)

    201

    奉公

    成語拼音:
    yōu guó fèng gōng
    成語解釋:
    心懷家,努力做好工作。
    成語出處:
    《后漢書·祭遵傳》:“安得憂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
    202

    禍家

    成語拼音:
    yāng guó huò jiā
    成語解釋:
    殃:造禍為害。使家家庭受到禍害
    成語出處:
    南朝·梁·蕭衍《凈業賦》:“前輪折軸,后車覆軌,殃禍家,亡身絕祀。”
    203

    利民

    成語拼音:
    yì guó lì mín
    成語解釋:
    家、對人民都有利。
    成語出處:
    《周書·文帝紀下》:“參考變通,可以益利民便時適治者,為二十四新制。”
    204

    難投

    成語拼音:
    yǒu guó nán tóu
    成語解釋:
    家卻不能回去。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二折:“我這里叫盡屈有誰來分剖,送的我眼睜睜有難投。”
    205

    如家

    成語拼音:
    yōu guó rú jiā
    成語解釋:
    憂:憂慮。憂慮事,就像憂慮家事一樣
    成語出處:
    漢·漢成帝《賜翟方進冊》:“君其孰念詳計,塞絕奸原,憂如家,務便百姓,以輔冊。”
    206

    三公

    成語拼音:
    yī guó sān gōng
    成語解釋:
    公:古代諸侯君的通稱。一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不統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一三公,吾誰適從?”
    207

    忘家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jiā
    成語解釋:
    因憂慮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成語出處:
    《后漢書·來歙傳》:“中郎將來歙,攻戰連年,平定羌、隴,憂忘家,忠孝彰著。”
    208

    忘私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sī
    成語解釋:
    憂:憂慮。憂慮事,忘記了私事
    成語出處:
    《古文苑·楚相孫叔敖碑》:“其憂忘私,乘馬三年,不別牝牡。”
    209

    忘身

    成語拼音:
    yōu guó wàng shēn
    成語解釋:
    憂:憂慮。一心憂慮事,忘了自身安危
    成語出處:
    《晉書·淮南忠壯王允傳》:“故淮南王允忠考篤誠,憂忘身,討亂奮發,幾于克捷。”
    210

    恤民

    成語拼音:
    yōu guó xù mín
    成語解釋:
    恤:體恤。憂慮事,體恤百姓
    成語出處:
    漢·徐幹《中論·譴交》:“文書委于官曹,系囚積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詳察其為也,非欲憂恤民,謀道講德也。”
    211

    憂民

    成語拼音:
    yōu guó yōu mín
    成語解釋:
    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
    成語出處:
    《戰策·齊策》:“寡人憂愛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212

    足民

    成語拼音:
    yù guó zú mín
    成語解釋:
    裕:富饒。使人民富裕,家豐足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應天巡撫論大政大典》:“且此項錢糧,貯積甚多,將來裕足民,更不外索。”
    213

    于家為

    成語拼音:
    yú jiā wéi guó
    成語解釋:
    家為人民。
    成語出處:
    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結勾他邦,可甚于家為。”
    214

    于民潤

    成語拼音:
    yú mín rùn guó
    成語解釋:
    潤:滋益,有利。對人民對家都有好處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二折:“蜘蛛有絲,損人利己;蠶腹有絲,于民潤。”
    215

    裕民足

    成語拼音:
    yù mín zú guó
    成語解釋:
    使人民富裕,家豐足。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富》:“足之道,節用裕民。”
    216

    隱若敵

    成語拼音:
    yǐn ruò dí guó
    成語解釋:
    隱:威嚴莊重的樣子;若:象;敵:匹敵,同等;敵:相當于一。指對家起舉足輕重作用的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游俠列傳》:“吳楚反時,條侯為太尉,乘傳車將至河南,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為已矣。’天下騷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云。”
    217

    隱然敵

    成語拼音:
    yǐn rán dí guó
    成語解釋:
    見“隱若敵”。
    成語出處:
    宋·陽枋《謝交割啟》:“隱然敵,咸稱細柳之真;賢若長城,豈類棘門之戲。”
    218

    以身報

    成語拼音:
    yǐ shēng bào guó
    成語解釋:
    把身體獻給家。指寧愿為家的安危奉獻自己的生命。
    成語出處:
    《魏書 辛雄傳》:“卿等備位納言,當以身報。”
    219

    以身許

    成語拼音:
    yǐ shēn xǔ guó
    成語解釋:
    許:預先答應給與。把身體獻給家。指盡忠報;臨難不茍。
    成語出處:
    《南史 羊侃傳》:“久以淡為死,猶復在邪?吾以身許,誓死行陣,終不以爾而生進退。”
    220

    以身殉

    成語拼音:
    yǐ shēng xùn guó
    成語解釋:
    忠于自己的家而獻出生命。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沈約《宋書 沈文秀傳》:“伯宗曰:'丈夫當死戰場,以身殉,安能歸死兒女手中乎?'”
    * 國的成語,帶國字的成語,包含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