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國字的成語 (232個)
-
141
全國一盤棋
- 成語拼音:
- quán guó yī pán qí
- 成語解釋:
- 指全國各部門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面安排,互相協作。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前十年為后十年做好準備》:“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
-
142
杞國憂天
- 成語拼音:
- qǐ guó yōu tiān
- 成語解釋:
- 同“杞人憂天”。
- 成語出處:
- 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誠不回白日照,杞國憂天獨勞苦。”
-
143
杞國之憂
- 成語拼音:
- qǐ guó zhī yōu
- 成語解釋:
- 同“杞人憂天”。
- 成語出處:
- 宋·岳珂《桯史·歲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國之憂。”
-
144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 成語拼音:
- 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
- 成語解釋:
-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
145
欺君誤國
- 成語拼音:
- qī jūn wù guó
- 成語解釋:
- 欺騙君主,禍害國家。
- 成語出處:
- 明 陸采《明珠記 奸謀》:“劉震這廝索強,前日彈我欺君誤國,要將梟首示眾。”
-
146
齊家治國
- 成語拼音:
- qí jiā zhì guó
- 成語解釋:
- 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
-
147
求榮賣國
- 成語拼音:
- qiú róng mài guó
- 成語解釋:
- 榮:榮華富貴。出賣國家的權益,謀求個人的名利權勢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26回:“康王用的俱是奸臣,求榮賣國之輩,如何保守得江山?”
-
148
千乘之國
- 成語拼音:
- qiān shèng zhī guó
- 成語解釋:
- 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春秋時指中等諸侯國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
149
辱國喪師
- 成語拼音:
- rǔ guó sàng shī
- 成語解釋:
- 指國家蒙受恥辱,軍隊遭到損失。
- 成語出處:
- 《明史 彭澤傳》:“瓊遂劾澤妄增金幣,遺書議和,失信啟釁,辱國喪師。”
-
150
辱國殄民
- 成語拼音:
- rǔ guó tiǎn mín
- 成語解釋:
- 見“辱國殃民”。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春秋明經》:“他日西鄙之伐,辱國殄民,果誰之所致乎!”
-
151
入國問禁
- 成語拼音:
- rù guó wèn jìn
- 成語解釋:
- 進入別國境界,先了解他們的禁令或禁忌
- 成語出處:
-
152
入國問俗
- 成語拼音:
- rù guó wèn sú
- 成語解釋:
- 國:原指都城,后多指國家。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
153
辱國殃民
- 成語拼音:
- rǔ guó yāng mín
- 成語解釋:
- 使國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國殄民”。
- 成語出處:
- 《古今小說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韓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趙愚丞相,罷黜道學諸臣,輕開邊釁,辱國殃民。”
-
154
喪權辱國
- 成語拼音:
- sàng quán rǔ guó
- 成語解釋:
- 喪:喪失;辱:屈辱;恥辱。喪失主權;使國家蒙受恥辱。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一章第一節:“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條款,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
-
155
殺身報國
- 成語拼音:
- shā shēn bào guó
- 成語解釋:
- 不惜犧牲生命來報答國家。亦作“殺身救國”。
- 成語出處:
- 唐·楊炯《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殺身報國,致一人于堯舜。”
-
156
殺身救國
- 成語拼音:
- shā shēn jiù guó
- 成語解釋:
- 不惜犧牲生命以報答國家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
-
157
喪師辱國
- 成語拼音:
- sàng shī rǔ guó
- 成語解釋:
- 軍隊損失,國家蒙受恥辱。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貫、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鋒復軍殺將,喪師辱國,大肆誹謗,欲皇上加罪。”
-
158
三徙成國
- 成語拼音:
- sān xǐ chéng guó
- 成語解釋:
- 見“三徙成都”。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貴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國。”
-
159
上醫醫國
- 成語拼音:
- shàng yī yī guó
- 成語解釋:
- 上醫:高明的醫生,比喻高賢;醫國:指為國家除患祛弊。高賢能治理好國家。
- 成語出處:
- 《國語·晉語八》:“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
-
160
攄忠報國
- 成語拼音:
- shū zhōng bào guó
- 成語解釋:
- 攄:抒發。抒發忠誠,報效國家
- 成語出處:
- 《楊家將演義》第39回:“汝等赴任之后,各宜攄忠報國,施展奇抱。”
* 國的成語,帶國字的成語,包含國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