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國字的成語 (232個)

    101

    金閨

    成語拼音:
    jīn guī guó shì
    成語解釋:
    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已亥雜詩》之二六○:“勉求玉體長生訣,留報金閨士知。”
    102

    革俗

    成語拼音:
    jiǎo guó gé sú
    成語解釋:
    匡正事,改革敝俗。
    成語出處:
    《戰策 齊策六》:“矯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馬貞索隱:“矯正事,改更弊俗也。”
    103

    更俗

    成語拼音:
    jiǎo guó gēng sú
    成語解釋:
    匡正事,改革敝俗。同“矯革俗”。
    成語出處:
    《戰策 齊策六》:“矯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作“矯更俗”。司馬貞索隱:“矯正事,改更弊俗也。”
    104

    若狂

    成語拼音:
    jǔ guó ruò kuáng
    成語解釋:
    舉:全;狂:瘋狂。指全上下群情振奮;縱情歡樂不能自已;都像瘋狂了似的。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雜記下》:“子貢觀于蠟。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
    105

    殊俗

    成語拼音:
    jué guó shū sú
    成語解釋:
    :異。殊俗:不同的風俗。指身在異不同風俗的地方。
    成語出處:
    《文子·精誠》:“天下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旨,絕殊俗,莫不重譯而至,非家至而人見之也。”
    106

    上下

    成語拼音:
    jǔ guó shàng xià
    成語解釋:
    舉:全。全上上下下的人。
    成語出處:
    梁啟超《管子傳》第六章第一節:“茍且偷惰,習焉成風,舉上下,頹然以暮氣充塞之。”
    107

    一致

    成語拼音:
    jǔ guó yī zhì
    成語解釋:
    上下,團結一致。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所有問題的中心點還是中全體人民團結起來,樹立舉一致的抗日陣線。”
    108

    之才

    成語拼音:
    jīng guó zhī cái
    成語解釋:
    指治理家的才干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外篇 自敘》:“一時莫倫,有經之才。”
    109

    捐軀報

    成語拼音:
    juān qū bào guó
    成語解釋:
    捐軀:舍棄生命。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報效家。
    成語出處:
    《元史 王戢傳》:“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軀報,今既僨軍,得死為幸!”
    110

    捐軀殉

    成語拼音:
    juān qù xùn guó
    成語解釋:
    :為家的利益而犧牲生命。為了家而獻出生命。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兺《洛陽伽藍記·追光寺》:“既見義忘家,捐生殉,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111

    捐生殉

    成語拼音:
    juān shēng xùn guó
    成語解釋:
    捐生:舍棄生命;殉:為家而犧牲生命。為了家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追光寺》:“既見義忘家,捐生殉,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112

    家亡

    成語拼音:
    jiā wáng guó pò
    成語解釋:
    家覆滅、家庭毀滅。
    成語出處:
    晉 劉琨《答盧諶書》:“破家亡,親友雕殘。”
    113

    盡忠報

    成語拼音:
    jìn zhōng bào guó
    成語解釋:
    用全部忠誠報效家。
    成語出處:
    《北史 文苑傳 顏之儀》:“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
    114

    精忠報

    成語拼音:
    jīng zhōng bào guó
    成語解釋:
    精心忠誠;報效祖
    成語出處:
    《北史 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115

    承家

    成語拼音:
    kāi guó chéng jiā
    成語解釋:
    謂建立邦,繼承封邑。
    成語出處:
    《周易·師》:“大君有命,開承家,小人勿用。”
    116

    功臣

    成語拼音:
    kāi guó gōng chén
    成語解釋:
    指為建立新的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回:“他見單雄信好客,是一個做得開功臣的,因此借寓東岳廟中,圖與交往。”
    117

    濟時

    成語拼音:
    kuāng guó jì shí
    成語解釋:
    匡正家,挽救時局。
    成語出處:
    《隋書·帝紀第一·高祖上》:“匡濟時,除兇撥亂。”唐·李翱《卓異記·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齡初與杜如晦為友,屬隋室喪亂,未嘗不慨然相顧,有匡濟時之心。”
    118

    元老

    成語拼音:
    kāi guó yuán lǎo
    成語解釋:
    元老:政界年輩資望高的人。指建時資歷聲望高的人。
    成語出處:
    《北史·趙普傳》:“伏見山南東道節度使趙普,開元老,參謀締構,厚重有識。”
    119

    元勛

    成語拼音:
    kāi guó yuán xūn
    成語解釋:
    元勛:有特大功績的人。指為建立新的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成語出處:
    明·周楫《西湖二集·吳山頂上神仙》:“那時第一個開元勛青田劉伯溫先生與冷啟敬相好,時常以道術互相參證。”
    120

    安邦

    成語拼音:
    lì guó ān bāng
    成語解釋:
    建立家,安定天下。亦作“立業安邦”。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你看我立安邦為相宰,那其間日轉千階,喜笑迎腮,掛印懸牌。”元·宮大用《七里灘》第一折:“自開基起運,立安邦,坐籌帷幄,竭力疆場。”
    * 國的成語,帶國字的成語,包含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