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口字的成語 (397個)

    141

    角春風

    成語拼音:
    kǒu jiǎo chūn fēng
    成語解釋:
    原指言語評論如春風之能生長萬物。后比喻替人吹噓或替人說好話。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你近日與道臺好相與,萬望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點了買辦差,就過的日子了。”
    142

    角風情

    成語拼音:
    kǒu jiǎo fēng qíng
    成語解釋:
    頭表示的情愛。
    成語出處:
    清·李漁《比目魚·聯班》:“那些用小錢的主子,只還他些角風情罷了。”
    143

    角生風

    成語拼音: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流利,能說會道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這樣罵人的時候卻是角生風,不再有‘這個是’的打攪了。”
    144

    講手畫

    成語拼音:
    kǒu jiǎng shǒu huà
    成語解釋: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形容詳細地解說
    成語出處:
    宋·黃庭堅《題跋》:“好學者從之請問,講手畫,終席或至千字。”
    145

    講指畫

    成語拼音:
    kǒu jiǎng zhǐ huà
    成語解釋: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
    成語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其經承子厚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146

    講指劃

    成語拼音:
    kǒu jiǎng zhǐ huà
    成語解釋: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形容詳細地解說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七章:“每條凳子可容幾人,哪里是站臺,哪里是門……都講指劃地詳細說給他們聽。”
    147

    惡石

    成語拼音:
    kǔ kǒu è shí
    成語解釋:
    石:古代石針。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規勸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美疢不如惡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148

    見膽

    成語拼音:
    kāi kǒu jiàn dǎn
    成語解釋:
    見“開見心”。
    成語出處:
    宋·宗紹《無門關·趙州洗缽》:“趙州開見膽,露出心肝。”
    149

    見喉嚨

    成語拼音:
    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
    成語解釋:
    猶言開見心。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與洪方洲書》:“近來覺得詩文一事,只是直寫胸臆,如諺語所謂開見喉嚨者。”
    150

    見心

    成語拼音:
    kāi kǒu jiàn xīn
    成語解釋:
    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9卷:“圣人說話,開見心,必不說半截,藏著半截。”
    151

    逆耳

    成語拼音:
    kǔ kǒu nì ěr
    成語解釋:
    :藥吃起來特別苦。逆耳:聽起來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誠的規勸。
    成語出處:
    《史記·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利于病。”
    152

    婆心

    成語拼音:
    kǔ kǒu pó xīn
    成語解釋:
    :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泉州道匡禪師》:“問:‘學人根思遲回,乞師曲運慈悲,開一線道。’師曰:‘遮個是老婆心。’”
    153

    說白話

    成語拼音:
    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
    成語解釋:
    形容只是頭說說而沒有事實證明或實際行動。
    成語出處:
    《舊唐書 憲宗本紀》:“凡好事說則易,躬行則難。卿等既言之,須行之,勿空說。”
    154

    說空話

    成語拼音:
    kōng kǒu shuō kōng huà
    成語解釋:
    形容光說不做事,或光說而沒有實際行動證明
    成語出處:
    孫中山《說知難行易》:“你們廣西有幾百萬人,不是幾個人能夠教得成的,也不是空說空話可以算得事的。”
    155

    聲聲

    成語拼音:
    kǒu kǒu sh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不止一次;反反復復地陳述或表白。形容總把某種說法掛在頭上。
    成語出處:
    元 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你也曾聽杜宇,他那里聲聲攛掇,先生不如歸去。”
    156

    無憑

    成語拼音:
    kōng kǒu wú píng
    成語解釋: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空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157

    相傳

    成語拼音:
    kǒu kǒu xiāng chuán
    成語解釋:
    不著文學,頭相傳。
    成語出處:
    宋 洪邁《夷堅丙志 黃十翁》:“汝還世五年,傳吾語于人間,作善者即生人世,受安樂福;作惡者萬劫不回,受無間苦。令聞此者相傳。”
    158

    快心直

    成語拼音:
    kǒu kuài xīn zhí
    成語解釋: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心直嘴快了。”
    159

    之藥

    成語拼音:
    kǔ kǒu zhī yào
    成語解釋:
    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奮傳》:“夫良藥苦,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160

    蜜腹劍

    成語拼音:
    kǒu mì fù jiàn
    成語解釋:
    嘴里說得動聽;心里卻盤算著壞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陰險毒辣。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有蜜,腹有劍’。”
    * 口的成語,帶口字的成語,包含口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