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口字的成語 (397個)

    101

    玉牙

    成語拼音:
    jīn kǒu yù yá
    成語解釋:
    金;玉:比喻珍貴。在戲曲和舊小說中;常說皇帝是金玉牙;說什么就是什么;不能隨意更改。現比喻說一不二。也作“金玉言”。
    成語出處:
    晉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玉音,漠然沉默。”
    102

    玉音

    成語拼音:
    jīn kǒu yù yīn
    成語解釋:
    舊時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說話正確,不能改變。
    成語出處:
    晉·夏侯湛《抵疑》:“金玉音,漠然沉默。”
    103

    御言

    成語拼音:
    jīn kǒu yù yán
    成語解釋:
    同“金玉音”。
    成語出處:
    聶紺弩《獨夫之最后》:“一個大人物,真像金御言,有鬼神相助似的,說什么就是什么。”
    104

    玉言

    成語拼音:
    jīn kǒu yù yán
    成語解釋:
    舊時俗指皇帝說的話。現在指說出不能改變的話(用在諷刺)。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三孝廉讓產立高名》:“朝見天子,拜舞已畢,天子金玉言。”
    105

    贊譽

    成語拼音:
    jiāo kǒu zàn yù
    成語解釋:
    交:一齊,同時。異同聲地稱贊。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柳志厚墓志銘》:“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們下,交薦譽之。”
    106

    佶屈聱

    成語拼音:
    jí qū áo kǒu
    成語解釋:
    佶屈:曲折、不通順;聱:不順。形容文句艱澀,不通順暢達
    成語出處:
    郭沫若《王陽明禮贊》:“佶屈聱的古書在青年實在不易理解,只徒糜費時日。”
    107

    金人緘

    成語拼音:
    jīn rén jiān kǒu
    成語解釋:
    金人:銅制的人。緘:封嘴,指緘默不言。銅人閉不講話。形容言詞謹慎。亦作“金人三緘”。
    成語出處: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第三卷:“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108

    金舌弊

    成語拼音:
    jīn shé bì kǒu
    成語解釋:
    金舌:用金子做舌頭;弊:破。用金做的舌頭,說破了嘴。比喻說話很多,枉費舌。
    成語出處:
    《荀子·正論》:“金舌弊,猶將無益也。”
    109

    緘舌閉

    成語拼音:
    jiān shé bì kǒu
    成語解釋:
    緘舌:閉著嘴。閉著嘴不說話
    成語出處:
    元·亢文苑《一枝花·為玉葉兒作》:“看別人眼鋪眉,笑自己的緘舌閉。”
    110

    結舌杜

    成語拼音:
    jié shé dù kǒu
    成語解釋:
    結舌:舌頭像打了結子,動彈不得。杜:堵塞。保持緘默,閉不言。形容因恐懼而不敢說話。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杜周傳》:“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骨肉親屬莫不股栗。”
    111

    結舌鉗

    成語拼音:
    jié shé qián kǒu
    成語解釋:
    結舌:不敢講話;鉗:夾。閉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無言以對或指內心恐懼
    成語出處:
    宋·李綱《答賓勞》:“今子奮身寒苦,遭世隆昌,歷金門,上玉堂,載筆螭坳,日侍清光,曾不能結舌鉗,循默自守。”
    112

    街頭巷

    成語拼音:
    jiē tóu xiàng kǒu
    成語解釋:
    巷:胡同。指大街小巷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以販賣書報盛極一時的各街頭巷的小書攤也完全改變模樣。”
    113

    錦心繡

    成語拼音:
    jǐn xīn xiù kǒu
    成語解釋:
    錦、繡:精美艷麗的絲織品。心里中都像錦繡一樣的絢麗多彩。形容文思巧妙;滿腹文章;詞藻華麗;才華橫溢。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六,錦心繡,宮沉羽振,笙簧觸手。”
    114

    錦胸繡

    成語拼音:
    jǐn xiōng xiù kǒu
    成語解釋:
    猶言錦心繡
    成語出處:
    清·湘靈子《軒亭冤》序:“錦胸繡,居然妙緒環生。”
    115

    家有千,主事一人

    成語拼音: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
    成語解釋:
    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論有多少人,只能有一個人掌管家事。泛指辦事都要有為首負責的人
    成語出處: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家有千,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場,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116

    不二價

    成語拼音:
    kǒu bù èr jià
    成語解釋:
    謂賣物者不說兩種價錢。
    成語出處:
    《后漢書·逸民傳·韓康》:“常采藥名山,賣于長安市,不二價,三十余年。”
    117

    不絕吟

    成語拼音:
    kǒu bù jué yín
    成語解釋:
    吟:吟詠,背誦。嘴里不停地吟誦。形容學習非常刻苦
    成語出處:
    《舊唐書·韓愈傳》:“先生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
    118

    不應心

    成語拼音:
    kǒu bù yìng xīn
    成語解釋:
    應:符合。嘴里說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說,卻又不應心,做下那事!”
    119

    碑載道

    成語拼音:
    kǒu bēi zài dào
    成語解釋:
    碑:眾稱頌就像文字刻在石碑上;載:充滿。群眾的稱頌一路上都能聽得到。形容到處受人稱贊。
    成語出處:
    明 張煌言《甲辰九月獄中感懷三首(其一)》:“碑載道是還非,誰識蹉跎心事違?”
    120

    不擇言

    成語拼音:
    kǒu bù zé yán
    成語解釋:
    指情急時說話不能正確用詞表達或指說話隨便
    成語出處:
    《北史 魏艾陵伯子華傳》:“性甚褊急,當其急也,不擇言,手自捶擊。”
    * 口的成語,帶口字的成語,包含口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