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前字的成語 (208個)

    161

    所向無

    成語拼音:
    suǒ xiàng wú qián
    成語解釋:
    所指向的地方,誰也阻擋不住。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鮮卑傳》裴松之注引《魏書》:“年十四五,異部大人卜賁邑鈔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騎追擊,所向無,悉還得所亡。”
    162

    踏步不

    成語拼音:
    tà bù bù qián
    成語解釋:
    在原地踏步,沒有進。比喻事情沒有進展
    成語出處:
    劉白羽《第二個太陽》第三章:“你們以為武漢在望,唾手可得,為什么我們倒在這兒踏步不?”
    163

    痛滌

    成語拼音:
    tòng dí qián fēi
    成語解釋:
    徹底滌除以所犯的錯誤
    成語出處:
    《清史稿·恂勤郡王允題傳》:“今允題居馬蘭峪,欲其瞻仰景陵,痛滌非。”
    164

    痛改

    成語拼音:
    tòng gǎi qián fēi
    成語解釋:
    徹底改正以的錯誤。痛:徹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錯誤。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你痛改非,我把這所房子與你夫妻兩個住下。”
    165

    痛悔

    成語拼音:
    tòng huǐ qián fēi
    成語解釋:
    徹底悔恨以所犯的錯誤。
    成語出處: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這位青年做了多年的苦工,受了無限的虐待,已經弄得來三分不像人,四分不像鬼了,自己深深的在痛悔非。”
    166

    徹后

    成語拼音:
    tōng qián chè hòu
    成語解釋:
    從開頭到結尾。全部,整個。
    成語出處: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經四》:“大凡讀書須要通徹后看,故得圣人之意。”
    167

    澈后

    成語拼音:
    tōng qián chè hòu
    成語解釋:
    見“通徹后”。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只要這等通澈后一算,就知道這書不是脫岔露空了。”
    168

    擦后

    成語拼音:
    tuì qián cā hòu
    成語解釋:
    褪:后退。從面退下來又碰到后面的。形容驚恐不安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僧尼共犯》第三折:“響當當喝號提鈴,唬的我褪擦后不敢行。”
    169

    至后

    成語拼音:
    tōng qián zhì hòu
    成語解釋:
    見“通徹后”。
    成語出處:
    《平妖傳》第十一回:“先從左壁上起,將手捻定,通至后,凡有字處,次等拂過,共一十三張。”
    170

    停滯不

    成語拼音:
    tíng zhì bù qián
    成語解釋:
    停留下來不繼續進。滯:滯留;停留不動;停滯:因為受到阻礙而不能順利地進或發展。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馬克思主義一定要向發展,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能停滯不。”
    171

    穩步

    成語拼音:
    wén bù qián jìn
    成語解釋:
    按適當的步驟推進工作。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團結起來,劃清敵我界限》:“大家要團結起來,劃清敵我界限,使我們的國家穩步進。”
    172

    王后盧

    成語拼音:
    wáng hòu lú qián
    成語解釋:
    《舊唐書·文苑傳上·楊炯》:“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杰’。烱聞之,謂人曰:‘吾愧在盧,恥居王后。’當時議者,亦以為然。”后以“王后盧”指詩文齊名。
    成語出處:
    《舊唐書·文苑傳上·楊炯》:“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杰’。烱聞之,謂人曰:‘吾愧在盧,恥居王后。’當時議者,亦以為然。”
    173

    畏縮不

    成語拼音:
    wèi suō bù qián
    成語解釋:
    畏懼退縮,不敢進。
    成語出處: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唐子方始彈張堯佐,與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公,,則吳奎畏縮不,當時謂拽動陣腳。”
    174

    畏葸不

    成語拼音:
    wèi xǐ bù qián
    成語解釋:
    不敢向。葸:害怕。
    成語出處:
    《清史稿 高宗紀二》:“丁卯,以扈從行困畏葸不,褫豐安公爵、田國思侯爵,阿里袞罷領侍衛內大臣。”
    175

    襲蹈

    成語拼音:
    xí dǎo qián rén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76

    顧后

    成語拼音:
    xiǎng qián gù hòu
    成語解釋:
    顧:看,視。想著面,又顧慮后面。形容猶豫不決、矛盾重重的狀態
    成語出處:
    巴金《春》:“覺民氣得沒有辦法,他不再想顧后地思索了。”
    177

    月下

    成語拼音:
    xīng qián yuè xià
    成語解釋:
    指月夜良宵。亦作“月下星”。
    成語出處:
    元·呂止庵《風入松》套曲:“常歡喜星月下,休等閑間面北眉南。”
    178

    消釋

    成語拼音:
    xiāo shì qián xián
    成語解釋:
    消釋:消除,解除;嫌:嫌怨,怨恨。消解了過去的仇怨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杜欽傳》:“若此則流言消釋,疑惑著明。”
    179

    膝行而

    成語拼音:
    xī xíng ér qián
    成語解釋:
    跪著用膝蓋向移動。形容敬畏恭謹之極。
    成語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
    180

    魚貫而

    成語拼音:
    yú guàn ér qián
    成語解釋:
    貫:連貫。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
    成語出處:
    《宋史·折德庡傳附繼閔》:“賊緣崖腹微徑魚貫而,城中矢石亂下。”
    * 前的成語,帶前字的成語,包含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