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前字的成語 (208個)
-
201
瞻前忽后
- 成語拼音:
- zhān qián hū hòu
- 成語解釋:
- 瞻:視,望。形容難以捉摸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
202
爭前恐后
- 成語拼音:
- zhēng qián kǒng hòu
- 成語解釋:
- 見“爭先恐后”。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南北史演義》第五十五回:“歡乃麾兵直進,大眾爭前恐后,一涌而上,無復行列。”
-
203
瞻前慮后
- 成語拼音:
- zhān qián lǜ hòu
- 成語解釋:
- 瞻:向前望。兼顧前后。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7回:“只顧得眼前一點,不曉得瞻前慮后。”
-
204
瞻前思后
- 成語拼音:
- zhān qián sī hòu
- 成語解釋:
- 思前想后,反復思考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玉嬌梨》第14回:“又緣道途修阻,不能趨侍膝前,仰承教訓,遂致孤身流落,有墮家聲。瞻前思后,慚愧何堪!”
-
205
遮前掩后
- 成語拼音:
- zhē qián yǎn hòu
- 成語解釋:
- 謂說話藏頭露尾,欲言又止。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答葉正則書》之四:“大家講究到底,大開眼看覷,大開口說話,分明去取,直截剖判,不須得如此遮前掩后,似說不說,做三日新婦子模樣,不亦快哉!”
-
206
樽前月下
- 成語拼音:
- zūn qián yuè xià
- 成語解釋:
- 酒樽之前,月亮之下。謂對酒賞月的悠閑情境。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八》:“弟此節俗冗,焦頭爛額,對月對酒皆不樂。樽前月下,尚有剝啄之聲,如御十萬敵,必須在家首先搪拒,竟無福前來望見顏色矣。”
-
207
真人面前不說假
- 成語拼音:
- zhēn rén miàn qián bù shuō jiǎ
- 成語解釋:
- 指在真誠的人或了解情況的人面前不說假話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南康軍云居山了元佛印禪師》:“真人面前不說假,佛也安,祖也安。”
-
208
踵武前賢
- 成語拼音:
- zhǒng wǔ qián xián
- 成語解釋:
-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離騷》:“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 前的成語,帶前字的成語,包含前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