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以字的成語 (483個)

    401

    一警百

    成語拼音:
    yǐ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警:警戒;警告。懲罰一人警戒眾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402

    一儆百

    成語拼音:
    yǐ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見“一警百”。
    成語出處:
    蕭復興《貼深藍色海綿的球拍》:“連隊的指導員是個復員軍人,本想一儆百,好好批評她一通。”
    403

    夜繼朝

    成語拼音:
    yǐ yè jì cháo
    成語解釋:
    猶言夜繼日。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廢寢忘食,夜繼朝。”
    404

    逸擊勞

    成語拼音:
    yǐ yì jī láo
    成語解釋:
    用充分養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
    成語出處:
    《漢書·趙充國傳》:“今罕羌欲為敦煌、酒泉寇,飭兵馬,練戰士,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逸擊勞,取勝之道也。”
    405

    繼日

    成語拼音:
    yè yǐ jì rì
    成語解釋:
    :用;拿;繼:繼續連接。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繼日。”
    406

    言舉人

    成語拼音:
    yǐ yán jǔ rén
    成語解釋:
    根據言論來舉薦人才。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文學]議論稱誦,竊商賜之辭;刺譏言治,過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萬乘。及授之政,昏亂不治。故言舉人,若毛相馬,此其所多不稱舉。”
    407

    夜繼日

    成語拼音:
    yǐ yè jì rì
    成語解釋:
    用夜晚的時間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先識》:“中山之俗,晝為夜,夜繼日,男女切倚,固無休息。”
    408

    接日

    成語拼音:
    yè yǐ jiē rì
    成語解釋:
    :用;接:接續。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勤奮工作或學習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內篇諫》:“今齊國丈夫耕,女子織,夜接日,不足奉上。”
    409

    疑決疑

    成語拼音:
    yǐ yí jué yí
    成語解釋:
    用疑惑的認識來判斷捉摸不定的事物。
    成語出處:
    《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疑決疑,決必不當。夫茍不當,安能無過乎!”
    410

    夜繼晝

    成語拼音:
    yǐ yè jì zhòu
    成語解釋:
    猶言夜繼日。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郅惲傳》:“陛下遠獵山林,夜繼晝,其如社稷宗廟何!”
    411

    繼晝

    成語拼音:
    yè yǐ jì zhòu
    成語解釋:
    用夜里的時間接上白天的時間。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郅惲傳》:“昔文王不敢槃游于田,萬人惟憂,而陛下遠獵山林,夜繼晝。”
    412

    律己,寬待人

    成語拼音: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dài rén
    成語解釋: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成語出處:
    清·羅澤南《與蔣瀛海書》:“取古人嚴律己,寬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調和其血氣。”
    413

    律己,寬字人

    成語拼音: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zì rén
    成語解釋: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成語出處:
    清·汪琬《送張牖如之任南寧序》:“嚴律己,寬字人。”
    414

    意逆志

    成語拼音:
    yǐ yì nì zhì
    成語解釋:
    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別人的心思。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故說《詩》者不文害辭,不辭害志;意逆志,是為得之。”
    415

    言取人

    成語拼音:
    yǐ yán qǔ rén
    成語解釋:
    根據人的口才去判斷其智能。
    成語出處: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聞之,曰:‘吾言取人,失之宰予;貌取人,失之子羽。’”
    416

    魚驅蠅

    成語拼音:
    yǐ yú qū yíng
    成語解釋:
    見“魚驅蠅”。
    成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肉去蟻,蟻愈多;魚驅蠅,蠅愈至。”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魚驅蠅,蠅愈至。”
    417

    養傷身

    成語拼音:
    yǐ yǎng shāng shēn
    成語解釋:
    為了獲得養育自己的條件,反而使身體受到損害。比喻得不償失。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夫人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能尊生者,雖貴富,不養傷身;雖貧賤,不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按,此語亦見《呂氏春秋·審為》與《淮南子·道應訓》。
    418

    蚓投魚

    成語拼音:
    yǐ yǐn tóu yú
    成語解釋:
    用蚯蚓做魚餌釣魚。比喻用較小的代價換得較大的收獲。
    成語出處:
    《隋書 薛道衡傳》:“魏收曰:‘傅縡所謂蚓投魚耳。’”
    419

    言為諱

    成語拼音:
    yǐ yán wéi huì
    成語解釋:
    謂人們把說話當作忌諱。形容統治階級對言論箝制之嚴。
    成語出處:
    《漢書·梅福傳》:“間者愚民上疏,多觸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眾。自陽朔來,天下言為諱,朝廷尤甚。”顏師古注:“妨人之口,法禁嚴切。”
    420

    為戒

    成語拼音:
    yǐn yǐ wéi jiè
    成語解釋:
    引來作為教訓;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別人過去的失敗和錯誤來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成語出處:
    清 錢大昕《士駕齋新錄》:“為古之士,當引為戒。”
    * 以的成語,帶以字的成語,包含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