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義字的成語 (223個)

    161

    微言精

    成語拼音:
    wēi yán jīng yì
    成語解釋:
    微:精深;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辭。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成語出處:
    清·鄭燮《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越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162

    是從

    成語拼音:
    wéi yì shì cóng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63

    向風慕

    成語拼音:
    xiàng fēng mù yì
    成語解釋:
    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禮。或指向往其風度,仰慕其行。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番夷求貢疏》:“因而連合西僧,向風慕,交臂請貢,獻琛來王。”
    164

    鄉風慕

    成語拼音:
    xiàng fēng mù yì
    成語解釋:
    鄉:通“向”。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禮儀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列傳》:“延頸舉踵,媀媀然,皆鄉風慕,欲為臣妾,道里遼遠,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165

    俠肝

    成語拼音:
    xiá gān yì dǎn
    成語解釋:
    俠客的肝、士的膽。形容見勇為、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腸和行動。
    成語出處:
    《蒲柳人家 后記》:“一家聽著,先是生氣,擔驚,繼而又被趙錄明的俠肝膽和一片熱心所感動了。”
    166

    惜客好

    成語拼音:
    xī kè hǎo yì
    成語解釋:
    謂好客仗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我只道你們弟兄心志不堅,原來真個惜客好。”
    167

    鄉利倍

    成語拼音:
    xiāng lì bèi yì
    成語解釋:
    趨向私利,違背正。鄉,通“向”。倍,通“背”。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鄉利倍乎!”
    168

    修仁行

    成語拼音:
    xiū rén xíng yì
    成語解釋:
    修:實行。施行仁愛正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楚之際月表》:“湯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十余世,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
    169

    形式主

    成語拼音:
    xíng shì zhǔ yì
    成語解釋:
    給予形而上學的諸形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種哲學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這種單純建立在‘上級’觀念上的形式主的態度是很不對的。”
    170

    現實主

    成語拼音:
    xiàn shí zhǔ yì
    成語解釋:
    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雖可能有張伯倫一類的遷就所謂‘既成事實’的‘現實主’的調頭出現,但主要的國際勢力將變到進一步地援助中國。”
    171

    曉以大

    成語拼音:
    xiǎo yǐ dà yì
    成語解釋: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清楚。
    成語出處: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
    172

    勖以大

    成語拼音:
    xù yǐ dà yì
    成語解釋:
    勖:勉勵。以大相勉勵
    成語出處:
    孫中山《孫文學說·心理建設》第八章:“予乃招集當地華僑同志會議,勖以大,一夕之間,則醵資八千有奇。”
    173

    忘身

    成語拼音:
    xùn yì wàng shēn
    成語解釋:
    殉:獻出生命。為追求正而獻身
    成語出處:
    《陳書·魯廣達傳論》:“魯廣達全忠守道,殉忘身,蓋亦陳代之良臣也。”
    174

    忘生

    成語拼音:
    xùn yì wàng shēng
    成語解釋:
    殉:獻出生命。為追求正而獻身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為蘇宏暉謝表》:“臣等殉忘生,報恩惟死,不任感激慶戴之至。”
    175

    行則思

    成語拼音:
    xíng zé sī yì
    成語解釋:
    行:行動;:公正。行動時要考慮是否合乎正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不為利回。”
    176

    不辭難

    成語拼音:
    yì bù cí nàn
    成語解釋:
    辭:推辭。道上不容許躲開危難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仁不異遠,不辭難。”
    177

    不反顧

    成語拼音:
    yì bù fǎn gù
    成語解釋:
    反顧:回頭看。①:通“議”,考慮,打主意,選擇。決策時連回頭看的功夫都沒有。形容毫不猶豫,極為迅速地作出某項決定。亦作“計不反顧”。②為了正只能奮勇向前,不猶豫回顧。亦作“無反顧”。
    成語出處: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后,觸白刃,冒流矢,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
    178

    言不及

    成語拼音:
    yán bù jí yì
    成語解釋:
    及:涉及;:正經的道理;這里指正經的事情。說話不涉及正題與中心。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好行小惠,難矣哉!”
    179

    不取容

    成語拼音:
    yì bù qǔ róng
    成語解釋:
    取容:討好。為追求正而不取悅于人。指人剛直不阿。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行不茍合,不取容。”
    180

    不容辭

    成語拼音:
    yì bù róng cí
    成語解釋:
    :道;容:允許。辭:推辭。道上不允許推辭。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不容辭。”
    * 義的成語,帶義字的成語,包含義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