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義字的成語 (223個)

    141

    釋生取

    成語拼音:
    shì shēng qǔ yì
    成語解釋:
    猶言舍生取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 齊王芳傳達室》:“[郭修]于廣坐之中手刃擊袆,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者矣。”"""
    142

    深文奧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ào yì
    成語解釋:
    奧:含深,不好理解。文詞、言語艱深,含晦澀難懂
    成語出處:
    清·石承楣《讀呂新吾先生閨范題辭》詩:“深文奧煩音釋,棘句鉤章費削除。”
    143

    深文大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dà yì
    成語解釋:
    深奧的大道理。
    成語出處:
    葉圣陶《四三集·招魂》:“談話不敷衍,不散慢,即使并沒有什么深文大談出來,但靈魂與靈魂對面,總覺有古人詩句‘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樂趣。”
    144

    貪財賤

    成語拼音:
    tān cái jiàn yì
    成語解釋:
    賤:輕視;:道。貪圖錢財,輕視道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元帝永光二年》:“今天下俗,貪財賤,好聲色,上侈靡。”
    145

    貪財無

    成語拼音:
    tān cái wú yì
    成語解釋:
    :道。貪圖錢財,不講道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十娘因見鴇兒貪財無,久有從良之志。”
    146

    天經地

    成語拼音:
    tiān jīng dì yì
    成語解釋:
    經:道;原則;: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地之也,民之行也。”
    147

    貪利忘

    成語拼音:
    tān lì wàng yì
    成語解釋:
    貪求財利,忘卻道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間良人家女兒,在姜秀才家為妾,大娘不容。后來連秀才貪利忘,竟把來賣與這鄭媽媽家了。”
    148

    綈袍之

    成語拼音:
    tì páo zhī yì
    成語解釋:
    比喻不忘舊日的交情。
    成語出處:
    唐·高適《詠史》詩:“尚有綈袍贈,應念范叔寒。”
    149

    貪生舍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shě yì
    成語解釋:
    舍:放棄。為了活命,可以放棄道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4回:“臨難茍免,貪生舍,在國為亂臣,即在家為逆子,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
    150

    文牘主

    成語拼音:
    wén dú zhǔ yì
    成語解釋:
    一種官僚主作風。不下基層搞調查而在辦公室簽發文件,想以此來解決實際問題
    成語出處:
    151

    忘恩背

    成語拼音:
    wàng ēn bèi yì
    成語解釋:
    猶忘恩負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第一百十六回:“只見蔣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僉大怒,厲聲罵曰:“忘恩背之賊,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乎!”撥回馬復與魏兵接戰。”
    152

    忘恩負

    成語拼音:
    wàng ēn fù yì
    成語解釋:
    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反而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恩:恩惠;負:違背;:情
    成語出處: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他怎生忘恩負?你雪堆兒里扶起他來那。”
    153

    違恩負

    成語拼音:
    wéi ēn fù yì
    成語解釋:
    違逆自己的恩人,有負其往日情,使之受到傷害
    成語出處:
    《南齊書·扶南國傳》:“永不恭從,違恩負,叛主之愆,天不容載。”
    154

    忘恩失

    成語拼音:
    wàng ēn shī yì
    成語解釋:
    猶忘恩負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李固道:‘我不是忘恩失的人,慢慢地報答你兩個。’”
    155

    忘情負

    成語拼音:
    wàng qíng fù yì
    成語解釋:
    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情,做出對不起他的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3回:“后來寶玉明白了,舊病復發,常時哭想,并非忘情負之徒。”
    156

    無情無

    成語拼音:
    wú qíng wú yì
    成語解釋:
    沒有一點情。形容冷酷無情。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你直如此狠毒,也被人笑話,說你無情無。”
    157

    望文生

    成語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yì
    成語解釋:
    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文:文字;語句;:意
    成語出處:
    清 張之洞《輶軒轉語 語學》:“不然,空談臆說,望文生,即或有理,亦所謂郢書燕說耳。”
    158

    唯物主

    成語拼音:
    wéi wù zhǔ yì
    成語解釋: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你那個唯物主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
    159

    唯心主

    成語拼音:
    wéi xīn zhǔ yì
    成語解釋:
    物質世界是意識、精神的產物,意識、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哲學觀點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禁止人們跟謬誤、丑惡、敵對的東西見面,跟唯心主、形而上學的東西見面。”
    160

    微言大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à yì
    成語解釋:
    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本指經書的要;后指深遠或深刻的意
    成語出處:
    清 黃宗羲《移史館論不宜立理學傳書》:“其微言大,茍非工大積久,能見本體。”
    * 義的成語,帶義字的成語,包含義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