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義字的成語 (223個)

    181

    薄云天

    成語拼音:
    yì bó yún tiān
    成語解釋:
    之氣上揚迫近青天。極言氣之盛;也指理之高妙。
    成語出處:
    《宋書 謝靈運傳論》:“屈平、宋玉,導清源于前,賈誼、相如,振芳塵于后,英辭潤金石,高薄云天。”
    182

    不主財,慈不主兵

    成語拼音:
    yì bù zhǔ cái,cí bù zhǔ bīng
    成語解釋:
    主:掌管。遵從道就不能掌管錢財,心懷仁慈就不能掌管軍隊
    成語出處: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不主財,慈不主兵。”
    183

    斷恩絕

    成語拼音:
    yì duàn ēn jué
    成語解釋:
    :情誼。恩:恩情。情、恩情一概斷絕。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離別,可憐是千里關山,獨自跋涉。似這般割肚牽腸,倒不如斷恩絕。”
    184

    膽忠肝

    成語拼音:
    yì dǎn zhōng gān
    成語解釋:
    指為人正直忠貞。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七二回:“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185

    夫節婦

    成語拼音:
    yì fū jié fù
    成語解釋:
    夫:指對妻子忠的丈夫;節婦:指堅守節操,丈夫死后不再改嫁的婦女。指遵守禮教的男女
    成語出處:
    《周書·宣帝紀》:“孝子順孫,夫節婦,表其門閭,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薦。”
    186

    憤填胸

    成語拼音:
    yì fèn tián xiōng
    成語解釋:
    指胸中充滿憤。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十三妹]把白臉兒狼、傻狗二人商量的傷天害理的這段陰謀聽了個仔細,登時憤填胸。”
    187

    憤填膺

    成語拼音:
    yì fèn tián yīng
    成語解釋:
    膺:胸。正的憤恨充滿了胸膛。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江淹《恨賦》:“置酒欲飲,悲來填膺。”
    188

    方之訓

    成語拼音:
    yì fāng zhī xùn
    成語解釋:
    方:比喻為人應遵守的道理。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訓言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臣聞愛子,教之以方,弗納于邪。”
    189

    海恩山

    成語拼音:
    yì hǎi ēn shān
    成語解釋: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深厚。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將人的海恩山,都做了遠水遙岑。”
    190

    結金蘭

    成語拼音:
    yì jié jīn lán
    成語解釋:
    結交很投合的朋友。
    成語出處:
    《太平御覽》引《吳錄》:“張溫英才瓖瑋,拜中郎將,聘蜀與諸葛亮結金蘭之好焉。”
    191

    漿仁粟

    成語拼音:
    yì jiāng rén sù
    成語解釋:
    舊指施舍貧民的食物。
    成語出處:
    清 馮桂芬《上海果育堂記》:“易纏頭之金,漿仁粟不匱矣;輟秉燭之晷,讀書治生有余矣。”
    192

    言簡

    成語拼音:
    yán jiǎn yì fēng
    成語解釋:
    語言簡練,含意豐富。
    成語出處:
    元·德異《〈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夫《壇經》者,言簡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
    193

    氣相投

    成語拼音:
    yì qì xiāng tóu
    成語解釋: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成語出處:
    明·崔時佩《西廂記·金蘭判袂》:“同袍兄弟勝同袍,氣相投漆和膠。”
    194

    有情有

    成語拼音:
    yǒu qíng yǒu yì
    成語解釋:
    對人有深厚感情和情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后來細細訪問,方知果然不是拐子,倒是一個有情有的好人。”
    195

    山恩海

    成語拼音:
    yì shān ēn hǎi
    成語解釋:
    像海一樣深,像山一樣高
    成語出處:
    元·柯丹丘《荊釵記·憶母》:“欣然便周全助路費,召共居,感此山恩海深難棄。”
    196

    無反顧

    成語拼音:
    yì wú fǎn gù
    成語解釋:
    :宜;應該做的事;反顧:回頭看。做正當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絕不回頭。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觸白刃,冒流矢,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
    197

    緣文生

    成語拼音:
    yuán wén shēng yì
    成語解釋:
    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據字面理解內容,牽強附會,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呂子約·論語》:“讀書窮理,須認正意,切忌如此緣文生,附會穿穴。”
    198

    形于色

    成語拼音:
    yì xíng yú sè
    成語解釋:
    :正;伸張正;形:表現;見之于形;色:臉色。伸張正的神態流露在臉面上。
    成語出處:
    《公羊傳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于其君者。孔父可謂形于色矣。”
    199

    成語拼音:
    yì xíng yì shā
    成語解釋:
    適當的刑罰與死刑
    成語出處:
    《尚書·康誥》:“用其殺。”
    200

    斷恩

    成語拼音:
    yǐ yì duàn ēn
    成語解釋:
    用大割斷私恩。謂秉公行事,不徇私情。
    成語出處:
    《晉書·劉毅傳》:“凡所以立品設狀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虛飾名譽,相為好丑。雖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門外之事,以斷恩。”
    * 義的成語,帶義字的成語,包含義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