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不字的成語 (3354個)

    141

    得其所

    成語拼音:
    bù dé qí suǒ
    成語解釋:
    原指未得善終,后指沒有得到適當的安頓。也指能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文帝紀論》:“男女有得其所者,因而相與歌詠,各言其情。”
    142

    憚強御

    成語拼音:
    bù dàn qiáng yù
    成語解釋:
    憚:畏懼;強御:有權勢的人。剛正無私,怕有勢力的人
    成語出處:
    《梁書·孔體源傳》:“當官理務,憚強御,常以天下為己任,高祖渾委信之。”
    143

    斷如帶

    成語拼音:
    bù duàn rú dài
    成語解釋:
    絕如縷。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
    成語出處:
    《新唐書 韓愈傳贊》:“自晉汔隋,老佛顯行,圣道斷如帶。”
    144

    懂人事

    成語拼音:
    bù dǒng rén shì
    成語解釋:
    懂得為人處世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54回:“他是久膺疆寄的正神,反說懂人事。”
    145

    得人心

    成語拼音:
    bù dé rén xīn
    成語解釋:
    所作所為違反人的意愿;得到別人的擁護和支持。
    成語出處:
    《太平經》:“十傷三者,得人心。”
    146

    當人子

    成語拼音:
    bù dāng rén zǐ
    成語解釋:
    表示歉意或感謝的話,意思是罪過,敢當。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多謝厚情,只是無功受祿,當人子,老漢轉來,定當奉酬。”
    147

    待蓍蔡

    成語拼音:
    bù dài shī cài
    成語解釋:
    蓍蔡:同“蓍龜”,指卜筮。用占卜就能知道吉兇。比喻事理極明顯
    成語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公達潛朗,思同筮蔡。”
    148

    待蓍龜

    成語拼音:
    bù dài shī guī
    成語解釋:
    蓍龜:古時卜筮,用蓍草和龜甲,以卜吉兇。用占卜就能決定。比喻事情是明擺著的,非常清楚。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149

    動聲色

    成語拼音:
    bù dòng shēng sè
    成語解釋: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動”、“露聲色”。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150

    達時務

    成語拼音:
    bù dá shí wù
    成語解釋:
    務:事物;時務: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勢。指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知趣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4卷:“設或達時務,則報與田牛兒,回去告官,教他性命也自難保。”
    151

    得善終

    成語拼音:
    bù dé shàn zhōng
    成語解釋:
    善終:正常死亡。指人得好死。常指惡人應有的壞下場。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平話 梁史 上卷》:“汝家雖出二帝,可惜得善終!”
    152

    倒翁

    成語拼音:
    bù dǎo wēng
    成語解釋:
    本是一種玩具。比喻善于應付環境而能長期保持自己權位的人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可是失望、遭欺騙的情欲,被損傷的驕傲,都肯平伏,像倒翁,捺下去又豎起來,反而搖擺得利害。”
    153

    到烏江盡頭

    成語拼音:
    bù dào wū jiāng bù jìn tóu
    成語解釋:
    烏江:項羽兵敗的地方。比喻達目的絕罷休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政如下棋的較勝爭強,眼紅喉急,分明似孫龐斗智,賭個你死我活,又如劉項爭天下,到烏江盡頭。”
    154

    到烏江肯休

    成語拼音:
    bù dào wū jiāng bù kěn xiū
    成語解釋:
    烏江:項羽兵敗的地方。比喻達目的絕罷休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6卷:“世上死生皆為利,到烏江肯休。”
    155

    到烏江心

    成語拼音:
    bù dào wū jiāng xīn bù sǐ
    成語解釋:
    烏江:項羽兵敗的地方。比喻達目的絕罷休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我道:‘你到烏江心死,今已到了烏江,這心原也該死了。’”
    156

    得已而求其次

    成語拼音:
    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
    成語解釋:
    次:差一點。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來湊合
    成語出處:
    曹靖華《嘆往昔,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凡事往往得已而求其次。‘鴻溝’上沒有‘橋梁’,只好‘繞道東京’了。”
    157

    得已而為之

    成語拼音:
    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
    成語解釋:
    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做。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九議》:“歲幣郊祀之費,是得已而為之者。”
    158

    得已而用之

    成語拼音:
    bù dé yǐ ér yòng zhī
    成語解釋:
    用:使用。沒有辦法,只好采用這個辦法
    成語出處:
    《六韜 文韜 兵道》:“圣王號兵為兇器,得已而用之。”
    159

    得要領

    成語拼音:
    bù dé yào lǐng
    成語解釋:
    要領:要點。抓住事物的要點和關鍵。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騫傳》:“騫得要領。”
    160

    懂裝懂

    成語拼音:
    bù dǒng zhuāng dǒng
    成語解釋:
    自己懂卻裝作很精通的樣子
    成語出處: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媽也比他強呵,起碼像她懂裝懂。我最恨懂裝懂像她那樣的老師。”
    * 不的成語,帶不字的成語,包含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