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不字的成語 (3354個)

    501

    入虎穴,得虎子

    成語拼音: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成語解釋:
    進老虎洞,就能捉到小老虎。比喻擔風險就可能取得成果。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入虎穴,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502

    忍釋卷

    成語拼音:
    bù rěn shì juàn
    成語解釋:
    釋:放開;卷:書本。書本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音律》:“予初閱時忍釋卷,及考其聲韻,則一無定軌。”
    503

    辱使命

    成語拼音:
    bù rǔ shǐ mìng
    成語解釋:
    辱:辜負,玷辱。指辜負別人的差使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壽昌大笑起來,掉頭對著立群說:‘辱使命!’”
    504

    入獸穴,得獸子

    成語拼音:
    bù rù shòu xué,bù dé shòu zǐ
    成語解釋:
    進野獸窩,能捉到小野獸。比喻冒險進入險境就能取得成果
    成語出處:
    《北史·韋佑傳》:“古人稱入獸穴,得獸子。安危之事未可預量。”
    505

    入獸穴,安得獸子

    成語拼音:
    bù rù shòu xué,ān dé shòu zǐ
    成語解釋:
    進野獸窩,怎能捉到小野獸。比喻冒險進入險境就能取得成果
    成語出處:
    《周書·李遠傳》:“古人有言:‘入獸穴,安得獸子。’若以奇兵出其意,事或可濟。”
    506

    入時宜

    成語拼音:
    bù rù shí yí
    成語解釋:
    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合世俗習尚。
    成語出處:
    宋 費袞《梁溪漫志 侍兒對東坡語》:“朝云乃曰:‘學士一肚皮入時宜。’”
    507

    染一塵

    成語拼音:
    bù rǎn yī chén
    成語解釋:
    形容清高廉潔。同“一塵染”。
    成語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 日報》:“胸中染一塵,惟澄觀天下之得失是非,自抒偉論。”
    508

    如意事常八九

    成語拼音:
    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
    成語解釋:
    順心的事情經常會發生
    成語出處:
    《白雪遺音·南詞·十二時》:“如意事常八九,可語人言無二三。”
    509

    容置辯

    成語拼音:
    bù róng zhì biàn
    成語解釋:
    置:安放。容許別人進行辯解。指沒有辯護的余地。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盡釋,惟某后至,容置辯,立斬之。”
    510

    忍卒讀

    成語拼音:
    bù rěn zú dú
    成語解釋:
    卒:盡,完。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成語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忍卒讀。”
    511

    容置喙

    成語拼音:
    bù róng zhì huì
    成語解釋:
    置:安放;喙:嘴。許在一旁插嘴。
    成語出處:
    孫力《都市風流》第20章:“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請,但沈萍的口氣容置喙。”
    512

    容置疑

    成語拼音:
    bù róng zhì yí
    成語解釋:
    容:容許;疑:懷疑。容許有什么懷疑。指真實、正確和可靠。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謂南文集》:“蓋其靈響暴著,亦有容置疑者矣。”
    513

    變生

    成語拼音:
    biàn shēng bù cè
    成語解釋:
    變: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測:意外。變故發生于突然之間。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4回:“變生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
    514

    喪匕鬯

    成語拼音:
    bù sàng bǐ chàng
    成語解釋:
    匕鬯:宗廟祭祀物品。形容軍紀嚴明,百姓安居,廢宗廟祭祀
    成語出處:
    《周易·震》:“震驚百里,喪匕鬯。”
    515

    比歲

    成語拼音:
    bǐ suì bù dēng
    成語解釋:
    比:屢屢;頻頻。農業連年歉收。
    成語出處:
    《漢書 成帝紀》:“關東比歲登,吏民以義收食貧民、人谷物助縣官賑贍者,已賜直。”
    516

    百思得其故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gù
    成語解釋: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故:原因。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能找到其原因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雞代伏,又何以傳種至今也。此真百思得其故矣。”
    517

    百思得其解

    成語拼音: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成語解釋:
    百:多次;思:考慮,思考;解:理解。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能理解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論宗教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若此者皆誠之人所百思得其解也。”
    518

    事邊幅

    成語拼音:
    bù shì biān fú
    成語解釋:
    修邊幅。
    成語出處:
    《北史 王羆傳》:“羆性儉率,事邊幅。”
    519

    成語拼音:
    bù sǐ bù huó
    成語解釋:
    形容事物沒有生氣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48卷:“唯是被囚活,這地位如何處,直是難。”
    520

    半死

    成語拼音:
    bàn sǐ bù huó
    成語解釋: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極大折磨、摧殘的狀況。沒有精神;毫無生氣;形容人精神振或事業蕭條。
    成語出處:
    清 劉鶚《老殘游記》:“聽說停刑的頭一日,即是昨日,站籠上還有幾個半死活的人,都收監了。”
    * 不的成語,帶不字的成語,包含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