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不字的成語 (3354個)

    481

    期而遇

    成語拼音:
    bù qī ér yù
    成語解釋:
    期:約定時日;遇:相逢;會面。事先沒有約定而意外地相逢。也作“期而會”。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簡文帝《湘宮李智倩法師墓志銘》:“期而遇,襄水之陽。”
    482

    棄故舊

    成語拼音:
    bù qì gù jiù
    成語解釋:
    棄:拋棄;故舊:舊交。輕易拋棄老朋友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微子》:“故舊無大故,則棄也;求備于一人。”
    483

    期然而然

    成語拼音:
    bù qī rán ér rán
    成語解釋:
    沒有想到是這樣而竟然是這樣。
    成語出處:
    明 高啟《威愛論》:“功或以愛誠有以結于人者,則趨事赴功有期然而然。何以威為哉!”
    484

    輕然諾

    成語拼音:
    bù qīng rán nuò
    成語解釋:
    輕:輕易;然諾:許諾。隨便許諾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成語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中卷:“如嚴某者,其亦濁世之錚錚,而輕然諾者與!”
    485

    求甚解

    成語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成語解釋: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讀書時求深入;只求了解一個大概。現多指學習、辦事等認真;求深入了解。
    成語出處:
    晉 陶潛《五柳先生傳》:“慕利,好讀書,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486

    切實際

    成語拼音:
    bù qiē shí jì
    成語解釋:
    符合實際
    成語出處:
    丁寅生《孔子演義》第98回:“若是徒有虛名,切實際,那就成事足,敗事有余了!”
    487

    欺室漏

    成語拼音:
    bù qī shì lòu
    成語解釋:
    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原指獨處于室時慎守善德,無愧于心。后轉義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做壞事,起邪念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3回:“自是大臣守正,欺室漏。”
    488

    求聞達

    成語拼音:
    bù qiú wén dá
    成語解釋:
    聞:有名望;達:顯達。追求名譽和地位。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求聞達于諸候。”
    489

    欺屋漏

    成語拼音:
    bù qī wū lòu
    成語解釋:
    比喻即使在暗中也做壞事,起壞念頭。
    成語出處:
    《好逑傳》第八回:“臺兄乃欺屋漏之君子,勝愧悔。”
    490

    期修古

    成語拼音:
    bù qī xiū gǔ
    成語解釋:
    期:希望;修:遵循。要照搬老辦法。指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變革。
    成語出處: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期修古,法常可。”
    491

    求有功,但求無過

    成語拼音:
    bù qiú yǒu gōng,dàn qiú wú guò
    成語解釋:
    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成語出處:
    《中國現在記》第二回:“總而言之,一句話,現在的情形,我求有功,但求無過。”
    492

    請自來

    成語拼音:
    bù qǐng zì lái
    成語解釋:
    用邀請自己前來。多指速之客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頻來無忌,乃云入幕之賓;請自來,謂之速之客。”
    493

    情之請

    成語拼音:
    bù qíng zhī qǐng
    成語解釋:
    合情理的請求(稱自己提出請求時的客氣話)。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二》:“情之請,惟君圖之。”
    494

    勃然

    成語拼音:
    bó rán bù yuè
    成語解釋:
    勃然:突然;悅:喜悅,高興。形容突然變臉高興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下》:“慎子勃然悅曰:‘必則滑厘所識也。’”
    495

    成語拼音:
    bù rén bù yì
    成語解釋:
    仁:仁愛;義:道義。講仁德,講道義。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殘忍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 大學三》:“害人與穿窬,因為義。”
    496

    成語拼音:
    bù rì bù yuè
    成語解釋:
    計日月,沒有期限。
    成語出處:
    《詩經 王風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月。”鄭玄注:“行役反無日月。”
    497

    飽人知餓人饑

    成語拼音:
    bǎo rén bù zhī è rén jī
    成語解釋:
    飽:吃足;饑:饑餓。比喻處境好的人,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5回:“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人知餓人饑!”
    498

    容分說

    成語拼音:
    bù róng fēn shuō
    成語解釋:
    容:允許。指允許分辯陳說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9回:“那羅剎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數下。”
    499

    如歸去

    成語拼音:
    bù rú guī qù
    成語解釋:
    杜鵑鳥的叫聲很象“如歸去”。舊時常用以作思歸或催人歸去之辭。也表示消極求退。
    成語出處:
    宋 梅堯臣《杜鵑》詩:“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鵑;如歸去語,亦自古來傳。”
    500

    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語拼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成語解釋:
    焉:怎么。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親歷險境就能獲得成功。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入虎穴,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 不的成語,帶不字的成語,包含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