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下字的成語 (513個)

    161

    禮賢

    成語拼音:
    lǐ xiá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禮:以禮相待;對待有禮貌;賢:指賢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謙居于別人之;以示對人尊敬;士:舊指有知識學問的人。對賢者以禮相待;對學者非常尊敬。舊時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員尊敬和  重視人才。
    成語出處:
    《新唐書 李勉傳》:“其在朝廷,鯁亮謙介,為宗臣表,禮賢士有終始,嘗引李巡、張參在幕府。”
    162

    留中不

    成語拼音:
    liú zhōng bù xià
    成語解釋:
    皇帝把臣的奏章留在宮禁中,不交議也不批答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三王世家》:“四月癸未,奏未央宮,留中不。”
    163

    老子天第一

    成語拼音:
    lǎo zǐ tiān xià dì yī
    成語解釋:
    老子:不謙虛的人的自稱。自以為是天第一號人物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自以為是,老子天第一。”
    164

    抹不

    成語拼音:
    mā bù xià liǎn
    成語解釋:
    礙于臉面或情面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人家見他說得如此懇切,有些抹不臉的,不免都應酬他幾塊,然而大注捐款一注沒有。”
    165

    名高天

    成語拼音:
    míng gāo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全國聞名。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故兼三行之過而為五霸首,名高天而光燭鄰國。”
    166

    眉高眼

    成語拼音:
    méi gāo yǎn xià
    成語解釋:
    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成語出處:
    《白雪遺音·世態炎涼》:“世態炎涼如作戲,眉高眼,且自不提。”
    167

    猛虎

    成語拼音:
    měng hǔ xià shān
    成語解釋:
    形容勇猛而迅速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九命奇冤》第26回:“大有轉身作一個‘猛虎山’之勢,劈面撲來,要想楊福一閃,他好乘勢翻個跟斗,到楊福后面去。”
    168

    目空天

    成語拼音:
    mù kōng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目中無人、狂妄或自負之甚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隋煬帝》:“則億而中,為而成,心無顧恤而目空天。”
    169

    每況愈

    成語拼音:
    měi kuàng yù xià
    成語解釋:
    每:每一次;逐一;況:狀況;愈:更加。比喻情況的發展越來越不好。
    成語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 東坡一》:“非盡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蓋其謬耳!”
    170

    名滿天

    成語拼音:
    míng mǎ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聞名。形容名聲極大。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滿于天,不若其已也。”
    171

    買米

    成語拼音:
    mǎi mǐ xià guō
    成語解釋:
    家中沒有米,要去買米才能做飯。指生活貧困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退還給他,我不等他這二兩銀子買米鍋。”
    172

    瞞上不瞞

    成語拼音: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成語解釋:
    瞞:也作“漫”,欺騙,蒙蔽。瞞著上面,不瞞面。指通同作弊,不使上級知道。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六回:“現在是上頭堂官曉得了這樁事情。不瞞老哥說:這些事情原是瞞上不瞞,常常有的,就是家兄及兄弟也常常替人家經手。”
    173

    謾上不謾

    成語拼音: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成語解釋:
    瞞:欺騙。欺騙上級,對級無所顧忌
    成語出處:
    宋·江萬里《宣政雜錄·通同部》:“又謂制作之法曰:‘謾上不謾’,通衢用以為戲云。”
    174

    馬上得天

    成語拼音: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喻指武功建國。
    成語出處: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
    175

    買上告

    成語拼音:
    mǎi shàng gào xià
    成語解釋:
    賄賂上司,央告人。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6回:“宋太公自來買上告,使用錢帛。”
    176

    沒上沒

    成語拼音:
    méi shàng méi xià
    成語解釋:
    不分尊卑長幼,沒有禮貌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6回:“再者也沒剛柔,有時見了我們,喜歡時沒上沒,大家亂頑一陣;不喜歡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
    177

    瞞上欺

    成語拼音:
    mán shàng qī xià
    成語解釋:
    蒙騙上級,壓迫屬和人民。
    成語出處: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至今還不能替老百姓想,瞞上欺,咱簡直不是個人啦!”
    178

    買上囑

    成語拼音:
    mǎi shàng zhǔ xià
    成語解釋:
    見“買上告”。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一○三回:“當龔正尋個相識,將些銀兩,替王慶到營差撥處買上囑的使用了。”
    179

    冒天之大不韙

    成語拼音: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成語解釋:
    不韙:不是,錯誤。去干普天的人都認為不對的事情。指不顧輿論的遣責而去干壞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180

    名聞天

    成語拼音:
    míng wé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形容名聲極大
    成語出處:
    《北齊書·魏收傳》:“功業顯著,名聞天。”
    * 下的成語,帶下字的成語,包含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