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下字的成語 (513個)

    121

    寄人籬

    成語拼音:
    jì rén lí xià
    成語解釋:
    寄:依靠;籬:籬笆。依附在別人的籬笆。原形容詩文創作因襲他人而無獨創。現指依附別人生活;不能自立。
    成語出處:
    《南齊書 張融傳》:“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
    122

    寄人門

    成語拼音:
    jì rén mén xià
    成語解釋:
    寄:依靠。寄居在別人家中。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9章:“像她這樣一個寄人門的二十二歲的姑娘,目前的處境可想而知。”
    123

    寄人檐

    成語拼音:
    jì rén yán xià
    成語解釋:
    猶言寄人籬
    成語出處:
    清·陳維菘《賀新郎·乙卯元日》:“抖擻門丞秦叔寶,貝帶璘斒光射,笑公等、寄人檐。”
    124

    敬上愛

    成語拼音:
    jìng shàng ài xià
    成語解釋:
    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愛護在己之者。形容待人謙恭有禮。
    成語出處:
    《漢書 王莽傳》:“孝弟忠恕,敬上愛,博通舊聞,德行醇備,至于黃發,靡有愆失。”
    125

    敬上接

    成語拼音:
    jìng shàng jiē xià
    成語解釋:
    尊敬在己之上者,愛護在己之者。形容待人謙恭有禮。同“敬上愛”。
    成語出處:
    《隸釋 漢金鄉長侯成碑》:“安貧樂道,忽于時榮。敬上接,溫故知新。”
    126

    就湯

    成語拼音:
    jiù tāng xià miàn
    成語解釋:
    比喻趁機行事。
    成語出處: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63回:“只說是這畜牲怎么這等作變,卻不曉得是天師就湯面,奉承他這一番。”
    127

    經緯天

    成語拼音:
    jīng wěi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成語出處: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永為儀則。”
    128

    成語拼音:
    jiē xià qiú
    成語解釋:
    指在公堂臺階受審的犯人;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虜。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9回:“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
    129

    訕上

    成語拼音:
    jú xià shàn shàng
    成語解釋:
    指屬員背地里譏笑上級。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 陽貨》:“子曰:‘有惡稱人之惡者,惡居流而訕上者。’”
    130

    降心

    成語拼音:
    jiàng xīn xià qì
    成語解釋:
    虛心氣。
    成語出處:
    清·陳天華《警世鐘》:“降心氣,和那平民黨維新黨,同心同德,不分畛域,共圖抵制外國,一切大禍可免。”
    131

    敬賢

    成語拼音:
    jìng xiá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尊敬賢者,屈身交接士人。舊時謂封建帝王或官員重視人才。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敬賢士,樂善不倦。”
    132

    九原之

    成語拼音:
    jiǔ yuán zhī xià
    成語解釋:
    九原:山名,春秋時晉國大夫的墓地,泛指墓地。死后埋葬尸體的地方,即在陰間
    成語出處:
    蘇雪林《玉溪詩謎·引論》:“我們既不能起義山于九原之而問之,只好付之缺疑了。”
    133

    既在矮檐,怎敢不低頭

    成語拼音:
    jì zài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既:已經,已然;檐:屋檐。比喻在強大的壓力之,不得不向對方屈服。指依附或有求于人,只得委曲求全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8回:“‘這是既在矮檐,怎敢不低頭。’三藏只得雙手合著與他見個禮。”
    134

    降尊臨卑,屈高就

    成語拼音:
    jiàng zūn lín bēi,qū gāo jiù xià
    成語解釋:
    降:降低;臨:面臨;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架子與地位低的人交往
    成語出處: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多謝也降尊臨卑,屈高就。”
    135

    急轉直

    成語拼音:
    jí zhuǎn zhí xià
    成語解釋:
    急:突然;轉:轉變。形容形勢、情況等。突然轉變;并且立刻順勢發展去。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十七:“伯韜!時局到底怎樣,各人各有看法!也許會急轉直。”
    136

    困勉

    成語拼音:
    kùn miǎn xià xué
    成語解釋:
    指克服困難才能求得知識
    成語出處:
    清·鄭燮《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雖生知安行之圣,不廢困勉學之功也。”
    137

    看人

    成語拼音:
    kàn rén xià cài
    成語解釋:
    比喻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對待
    成語出處:
    李云德《沸騰的群山》:“因為你們不了解情況,有限的材料不能按輕重緩急去分配,而是感情用事,看人菜。”
    138

    蒲伏

    成語拼音:
    kuà xià pú fú
    成語解釋:
    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漢朝韓信年少時有胯之辱
    成語出處:
    宋 秦觀《人材》:“將如韓信而有胯蒲伏之辱。”
    139

    無譏

    成語拼音:
    kuài xià wú jī
    成語解釋: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無譏焉。”杜預注:“《鄶》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聞此二國歌,不復譏論之,以其微也。”后以“鄶無譏”言其微不足道。
    成語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札來聘……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無譏焉。”杜預注:“《鄶》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聞此二國歌,不復譏論之,以其微也。”
    140

    之辱

    成語拼音:
    kuà xià zhī rǔ
    成語解釋:
    :兩條腿之間。從胯爬過的恥辱。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于是信孰視之,俛出胯,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 下的成語,帶下字的成語,包含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