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下字的成語 (513個)
-
381
無天于上,無地于下
- 成語拼音:
- wú tiān yú shàng,wú dì yú xià
- 成語解釋:
- 原指軍將臨戰奮不顧身。
- 成語出處:
- 《尉繚子 武議》:“將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主於后,無敵於前。”
-
382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 成語拼音:
- wò tà zhī xià,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
- 成語解釋:
- 自己的床鋪邊,怎么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范圍,不容許別人插手
- 成語出處:
- 鄭振鐸《漩渦》:“‘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希哲低聲背誦著成語。”
-
383
吳下阿蒙
- 成語拼音:
- wú xià ā méng
- 成語解釋: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成語出處:
- 晉 虞溥《江表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
384
妄下雌黃
- 成語拼音:
- wàng xià cí huáng
- 成語解釋:
- 胡亂涂改文字。雌黃:古人抄書校書時涂改文字用的顏料。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校定書籍,亦何容易?自揚雄劉向方稱此職耳。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
-
385
屋下蓋屋
- 成語拼音:
- wū xià gài wū
- 成語解釋:
- 比喻重復他人所為而無創新
- 成語出處:
-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19卷:“經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蓋屋,床上安床,滋惑矣。”
-
386
屋下架屋
- 成語拼音:
- wū xià jià wū
- 成語解釋:
- 比喻機構或文章結構重疊。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不得爾,此是屋下架屋耳。”
-
387
五行俱下
- 成語拼音:
- wǔ xíng jù xià
- 成語解釋:
- 謂讀書敏捷神速。
- 成語出處:
- 晉·華嶠《漢書》:“故世稱‘應世叔讀書,五行俱下。’”
-
388
無下箸處
- 成語拼音:
- wú xià zhù chǔ
- 成語解釋:
- 晉武帝時,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費萬錢,猶云無下箸處。后用以形容富人飲食奢侈無度。
- 成語出處:
- 《晉書·何曾傳》:“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
389
屋下作屋
- 成語拼音:
- wū xià zuò wū
- 成語解釋:
- 同“屋下架屋”。
- 成語出處:
-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古人譏屋下作屋,信然!”
-
390
威震天下
- 成語拼音:
- wēi zhèn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威:威勢或威望。震:震動。威勢或威望震動天下。亦作“威振天下”。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非鞅》:“蒙恬卻胡千里,非無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強也。”
-
391
威振天下
- 成語拼音:
- wēi zhèn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威:威名。威力和名望使天下人拜服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元帝紀》:“今延壽湯所誅,威振天下,雖易之折售,詩之雷霆,不能及也。”
-
392
下筆便就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biàn jiù
- 成語解釋:
- 一下筆就很快寫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 成語出處:
- 《北史·魏收傳》:“詔試收為封禪書,收下筆便就不立稿。”
-
393
下筆成篇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chéng p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筆成章”。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王仲宣諫》:“發言可詠,下筆成篇。”
-
394
下筆成文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chéng wén
- 成語解釋:
- 一下筆就很快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 成語出處: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一回:“舍甥女不但詩才高美,且無書不讀,下筆成文,千言立就。”
-
395
下筆成章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ché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章:文章。形容富有才華;思路敏捷。一動筆就能寫成文章。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思王植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
396
下不了臺
- 成語拼音:
- xià bù le tái
- 成語解釋:
- 指在人前受窘
- 成語出處:
- 張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惱她,她下不了臺。”
-
397
下不來臺
- 成語拼音:
- xià bù lái tái
- 成語解釋:
- 指在人前受窘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7回:“若說外頭好看,里頭空虛,是我早知道的了,只是‘居移氣,養移體’,一時下不來臺就是了。”
-
398
下筆千言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qiān yán
- 成語解釋:
- 千言:長篇大論。一動筆就寫成上千言的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寫作迅速。
- 成語出處:
- 宋 曾鞏《送豐稷》:“讀書一見若經誦,下筆千言能立成。”
-
399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
- 成語解釋:
- 寫了一大篇文章,但沒有接觸到主題。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其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仿佛像個才子,實則到處害人。”
-
400
下筆如神
- 成語拼音:
- xià bǐ rú shén
- 成語解釋:
- 指寫起文章來,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寫文章或文章寫得很好。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陸贄傳》:“其于議論應對,明練理體,敷陳剖判,下筆如神,當時名流,無不推挹。”
* 下的成語,帶下字的成語,包含下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