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161

    不食之地

    成語拼音:
    bù shí zhī dì
    成語解釋:
    不食:不生產糧食。指不能耕種的土地。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162

    不世之功

    成語拼音:
    bù shì zhī gōng
    成語解釋:
    不世:非凡。指極大的功勞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隗囂傳》:“足下將建伊、呂之業,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創,英雄未集。”
    163

    不賞之功

    成語拼音:
    bù shǎng zhī gōng
    成語解釋:
    形容功勞極大。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164

    百歲之好

    成語拼音:
    bǎi suì zhī hǎo
    成語解釋:
    好:友愛。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結為夫妻
    成語出處:
    明 屠隆《曇花記 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將圖百歲之好,非僅邀一夕之歡。”
    165

    百歲之后

    成語拼音:
    bǎi suì zhī hòu
    成語解釋:
    死的諱稱。
    成語出處:
    《詩 唐風 葛生》:“百歲之后,歸于其居。”《史記 李不韋列傳》:“夫百歲之后,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
    166

    杯水之敬

    成語拼音:
    bēi shuǐ zhī jìng
    成語解釋:
    猶言杯水之謝。
    成語出處:
    《歧路燈》第三八回:“孔耘軒道:‘小婿業師惠人老,原是弟說成的,今上學已經兩月,弟尚無杯水之敬,所以(備筵)并請三位陪光。’”
    167

    別生枝節

    成語拼音:
    bié shēng zhī jié
    成語解釋:
    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煩。
    成語出處: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 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現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揚,誠恐別生枝節,當遵諭格外秘密。”
    168

    不速之客

    成語拼音:
    bù sù zhī kè
    成語解釋:
    速:邀請。沒有邀請而自己來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成語出處:
    《周易 需》:“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孔穎達疏:“速,召也。不須召喚之客有三人自來。”
    169

    百世之利

    成語拼音:
    bǎi shì zhī lì
    成語解釋:
    世世代代長遠的利益。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義賞》:“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
    170

    不世之略

    成語拼音:
    bù shì zhī lüè
    成語解釋: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略:謀略。不平凡的謀略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4回:“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不世之略也。”
    171

    百歲之盟

    成語拼音:
    bǎi suì zhī méng
    成語解釋:
    同“百年之約”。即婚約。
    成語出處:
    清 李漁《意中緣 先訂》:“他要與小娘子訂百歲之盟,不知可肯相許。”
    172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成語拼音:
    bái shān zài niè,yǔ zhī jù hēi
    成語解釋:
    涅:黑土。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自然變黑。比喻好人處在壞的環境里,也會逐漸變壞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173

    百世之師

    成語拼音:
    bǎi shì zhī shī
    成語解釋: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174

    百舌之聲

    成語拼音:
    bǎi shé zhī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嘮叨、多嘴。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山訓》:“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人有少言者,猶不脂之戶也。”
    175

    不識之無

    成語拼音:
    bù shí zhī wú
    成語解釋:
    識:認識。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與元九書》:“仆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于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仆者,仆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
    176

    杯水之謝

    成語拼音:
    bēi shuǐ zhī xiè
    成語解釋:
    比喻微薄的酬謝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鳳四老爹果然別了萬中書,不曾受他杯水之謝,取路往杭州去了。”
    177

    不時之需

    成語拼音:
    bù shí zhī xū
    成語解釋:
    不時:不定什么時候。隨時的需要;也作“不時之須”。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后赤壁賦》:“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178

    白首之心

    成語拼音:
    bái shǒu zhī xīn
    成語解釋:
    老年時的壯志。
    成語出處:
    唐 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179

    不時之須

    成語拼音:
    bù shí zhī xū
    成語解釋:
    不時之需。指隨時的、不是預定時間的需要。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后赤壁賦》:“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180

    不世之業

    成語拼音:
    bù shì zhī yè
    成語解釋:
    不世:非常、非凡。稀世罕有的功業。
    成語出處:
    明 陳忱《水滸后傳》第四十回:“宗兄威行海外,文武忠良成救駕之功,建不世之業。”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