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1681

    嚙臂之好

    成語拼音:
    niè bì zhī hǎo
    成語解釋:
    舊時指男女密約婚嫁之事?
    成語出處:
    清·二石生《十洲春語》卷下:“修月生與文香甚昵,素有嚙臂之好。”
    1682

    囊底智

    成語拼音:
    náng dǐ zhì
    成語解釋:
    囊:口袋。口袋底的智慧。指十分有智有謀
    成語出處:
    《晉書·慕容垂載記》:“及聞慕容德之策,笑曰:‘吾計決矣。且吾投老,扣囊底智,足以克之。’”
    1683

    逆耳之言

    成語拼音:
    nì ěr zhī yán
    成語解釋:
    聽起來不舒服的話(多指尖銳、中肯的勸告或批評)。
    成語出處:
    《史記·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1684

    弄粉調脂

    成語拼音:
    nòng fěn tiáo zhī
    成語解釋:
    調:調和;脂:胭脂。指以脂粉妝飾容顏
    成語出處:
    《貨郎旦》第四折:“我本是窮鄉寡婦,沒什的艷色嬌子,又不會賣風流弄粉調脂,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
    1685

    南方之強

    成語拼音:
    nán fāng zhī qiáng
    成語解釋:
    南方堅強剛毅之人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
    1686

    男耕婦織

    成語拼音:
    nán gēng fù zhī
    成語解釋:
    男的耕田,女的織布。形容辛勤勞動或自給自足的小農家庭生活
    成語出處:
    1687

    男耕女織

    成語拼音:
    nán gēng nǚ zhī
    成語解釋:
    男的耕種;女的紡織。形容辛勤從事生產勞動;也形容合家勞動;怡然自樂。
    成語出處:
    宋 羅泌《路史 后紀十二 夏后氏》:“男耕女織,不奪其時。”
    1688

    泥古執今

    成語拼音:
    nì gǔ zhí jīn
    成語解釋:
    泥:拘泥;執:執拘,約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陳規硬套今天的事物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6回:“于此禮不遵,而泥古執今,不獨失禮,竟可謂之不臣矣。”
    1689

    輦轂之下

    成語拼音:
    niǎn gǔ zhī xià
    成語解釋:
    輦轂:帝王的車駕。比喻帝王管轄下的京城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賴先人緒業,得待罪輦轂下二十余年矣!”
    1690

    內顧之憂

    成語拼音:
    nèi gù zhī yōu
    成語解釋:
    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現形容有內部的憂慮。
    成語出處:
    晉·左思《詠史》詩:“外望無寸祿,內顧無斗儲。”
    1691

    蟯蛔之死

    成語拼音:
    náo huí zhī sǐ
    成語解釋:
    蟯:人體寄生蟲;蛔:蛔蟲。形容不勞而獲者終歸會失敗
    成語出處:
    《燕書》:“蟯蛔所藉以生者,在人腸胃之中也。”
    1692

    南橘北枳

    成語拼音:
    nán jú běi zhǐ
    成語解釋:
    枳:落葉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會變成枳。比喻同一物種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發生變異。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1693

    駑蹇之乘

    成語拼音:
    nú jiǎn zhī chéng
    成語解釋:
    駑:劣馬;蹇:跛驢。用劣馬或跛驢拉的車子。比喻能力低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上》:“駑蹇之乘,不騁千里之途。”
    1694

    牛角之歌

    成語拼音:
    niú jiǎo zhī gē
    成語解釋:
    春秋時,寧戚很窮,想見齊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機會,在車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聞而贊其為“非常人”,命后車載之,拜為上卿。見《呂氏春秋·舉難》、《晏子春秋·問下二》。漢劉向《說苑·尊賢》亦載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為窮士自求用
    成語出處:
    春秋時,寧戚很窮,想見齊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機會,在車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聞而贊其為“非常人”,命后車載之,拜為上卿。見《呂氏春秋·舉難》、《晏子春秋·問下二》。漢·劉向《說苑·尊賢》亦載此事。
    1695

    難解之謎

    成語拼音:
    nán jiě zhī mí
    成語解釋:
    難以捉摸的事物,尤指微妙、難以理解或不易覺察、不易探索的事物
    成語出處:
    1696

    牛口之下

    成語拼音:
    niú kǒu zhī xià
    成語解釋: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
    成語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
    1697

    女流之輩

    成語拼音:
    nǚ liú zhī bèi
    成語解釋:
    女流:婦女。婦女之流,帶輕視的說法
    成語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八回:“你女流之輩,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老熊做陰陽的人,一惟酒食是圖而已。”
    1698

    牛郎織女

    成語拼音:
    niú láng zhī nǚ
    成語解釋: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神話中的兩個主角。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造云錦;但跟牛郎結婚以后;就中斷織錦;致使天帝震怒;責令分離;每年七夕準相會一次。現比喻夫妻長期分離。
    成語出處:
    《群音類選 南西廂記》:“你影只形單,羞睹牛郎織女星。”
    1699

    撓曲枉直

    成語拼音:
    náo qū wǎng zhí
    成語解釋:
    指矯正曲直
    成語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大論》:“而欲廢法以治,是猶不用隱斧斤欲撓曲枉直也。”
    1700

    扭曲作直

    成語拼音:
    niǔ qū zuò zhí
    成語解釋:
    比喻是非顛倒
    成語出處:
    元 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折:“兄弟,您哥哥平日不曾扭曲作直,所以不走不逃。”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