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1561

    老之將至

    成語拼音:
    lǎo zhī jiāng zhì
    成語解釋:
    多用作自稱衰老之語。
    成語出處:
    宋·陳亮《謝胡參政啟》:“少不如人,所向墻壁;老之將至,乃罣網羅。”
    1562

    連帙累牘

    成語拼音:
    lián zhì lèi dú
    成語解釋:
    同“連篇累牘”。
    成語出處:
    宋·文天祥《金匱歌》序:“因自撰為方劑,括為歌詩,草紙蠅字,連帙累牘,以遺其后人。”
    1563

    良知良能

    成語拼音:
    liáng zhī liáng néng
    成語解釋:
    舊指人的天賦的首選觀念和本能。
    成語出處:
    《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1564

    良質美手

    成語拼音:
    liáng zhì měi shǒu
    成語解釋:
    質:本質;美手:好手。指心靈善美,手工靈巧
    成語出處:
    《梁書·柳惲傳》:“卿巧越嵇心,妙臻羊體,良質美手,信在今辰。”
    1565

    漏卮難滿

    成語拼音:
    lòu zhī nán mǎn
    成語解釋:
    卮:勵酒器。滲漏的酒器難于盛滿。多比喻權利的外溢。
    成語出處:
    《淮南子·氾論訓》:“今夫溜水足以溢壺榼,而江河不能實漏卮。”
    1566

    略知皮毛

    成語拼音:
    lüè zhī pí máo
    成語解釋:
    比喻稍知表面的情況或稍有膚淺的知識。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7回:“才女才說學士大夫論及反切尚切瞠目無語,何況我們不過略知皮毛,豈敢亂談,貽笑大方!”
    1567

    理直氣壯

    成語拼音:
    lǐ zhí qì zhuàng
    成語解釋: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
    1568

    落紙如飛

    成語拼音:
    luò zhǐ rú fēi
    成語解釋:
    形容寫字迅捷
    成語出處:
    唐·劉肅《大唐新語》:“詞理縱橫,文筆燦爛,手不停綴,落紙如飛。”
    1569

    連枝同氣

    成語拼音:
    lián zhī tóng qì
    成語解釋:
    《呂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體而兩分,同氣而異息。”舊題漢蘇武《詩》之一:“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后以“連枝同氣”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親密關系。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體而兩分,同氣而異息。”舊題漢蘇武《詩》之一:“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1570

    煉之未定

    成語拼音:
    liàn zhī wèi dìng
    成語解釋:
    用心琢磨,反復錘煉,決定不下來
    成語出處:
    1571

    掠脂斡肉

    成語拼音:
    lüè zhī wò ròu
    成語解釋:
    掠:掠奪,奪取;斡:旋轉。比喻極其殘酷地盤剝、搜刮
    成語出處:
    五代·貫休《酷吏詞》:“有叟有叟,暮投我宿,吁嘆自語,云太苛酷,如何如何,掠脂斡肉。”
    1572

    蘭質薰心

    成語拼音:
    lán zhì xūn xīn
    成語解釋: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
    成語出處:
    唐 楊虞卿《過小妓英英墓》詩:“蘭質薰心何所在?焉知過者是狂夫。”
    1573

    蘭質熏心

    成語拼音:
    lán zhì xūn xīn
    成語解釋: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
    成語出處:
    唐 楊虞卿《過小妓英英墓》詩:“蘭質熏心何所在?焉知過者是狂夫。”
    1574

    略知一二

    成語拼音:
    lüè zhī yī èr
    成語解釋:
    指稍微知道一些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5回:“我同駱府雖非本家,向有親誼,他家之事,也略知一二。”
    1575

    羅之一目

    成語拼音:
    luó zhī yī mù
    成語解釋:
    網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體中才能起其作用;脫離了整體,局部便不起作用。
    成語出處:
    《淮南子 說山訓》:“有鳥將來,張羅而待之,得鳥者羅之一目也。今非昔比為一目之羅,則無時得鳥矣。”
    1576

    禮之用,和為貴

    成語拼音:
    lǐ zhī yòng,hé wéi guì
    成語解釋:
    和:和諧,協調。按禮行事,當以和平和諧為本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1577

    立足之地

    成語拼音:
    lì zú zhī dì
    成語解釋:
    立足:站住腳。能夠站得住腳的地方。比喻存身的處所。
    成語出處:
    清 湘靈子《軒亭冤》:“你們這班狂妄之徒,還有立足之地么?”
    1578

    立錐之地

    成語拼音: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立錐:插錐子。指插錐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極小的地方。也作“置錐之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今秦失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后,使無立錐之地。”
    1579

    羅織罪名

    成語拼音:
    luó zhī zuì míng
    成語解釋:
    指捏造罪名,陷害無辜的人。
    成語出處:
    《舊唐書·來俊臣傳》:“招集無賴數百人,令其告事,共為羅織,千里響應。”
    1580

    籠中之鳥

    成語拼音:
    lóng zhōng zhī niǎo
    成語解釋:
    被關在籠中的鳥。比喻失去自由的人。
    成語出處:
    《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羅,不可以得雀;籠中之鳥空窺不出。”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