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1381

    赍志以沒

    成語拼音:
    jī zhì yǐ méi
    成語解釋:
    見“赍志而歿”。
    成語出處:
    南朝·梁·江淹《恨賦》:“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1382

    赍志以歿

    成語拼音:
    jī zhì yǐ mò
    成語解釋:
    見“赍志而歿”。
    成語出處:
    宋·范浚《徐忠壯傳》:“而率赍志以歿,義士所為悼嘆者也。”
    1383

    繼之以死

    成語拼音:
    jì zhī yǐ sǐ
    成語解釋:
    不惜一死來把某事繼續下去。形容決心很大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1384

    舉止言談

    成語拼音:
    jǔ zhǐ yán tán
    成語解釋:
    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度。
    成語出處:
    唐·杜牧《罪言》:“山東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見,言語舉止,無非叛也,以為事理正當如此,沈酣入骨髓,無以為非者。”
    1385

    金枝玉葉

    成語拼音:
    jīn zhī yù yè
    成語解釋:
    原形容花枝葉的美好。后借稱帝王子孫。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貴。
    成語出處:
    唐 王建《宮中調笑》詞:“胡蝶、胡蝶,飛上金枝玉葉。”
    1386

    句櫛字比

    成語拼音:
    jù zhì zì bǐ
    成語解釋:
    猶言逐字逐句仔細推敲。
    成語出處:
    清·仇兆鰲《序》:“求其歸宿所在,又從而句櫛字比之,庶幾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
    1387

    近在咫尺

    成語拼音:
    jìn zài zhǐ chǐ
    成語解釋: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離。指近在眼前;很近。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杭州謝上表》:“臣猥以末技,日奉講帷,凜然威光,近在咫尺。”
    1388

    君子之交

    成語拼音:
    jūn zǐ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1389

    減灶之計

    成語拼音:
    jiǎn zào zhī jì
    成語解釋:
    在戰爭中隱瞞自己軍隊的實力來麻痹敵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
    1390

    君子之交淡如水

    成語拼音: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ú shuǐ
    成語解釋: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現在也稱品行好的人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間建立在道義基礎上的交情高雅純凈;清淡如水。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1391

    君子之交淡若水

    成語拼音: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uò shuǐ
    成語解釋: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攏、利用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1392

    君子之交接如水

    成語拼音:
    jūn zǐ zhī jiāo jiē rú shuǐ
    成語解釋: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攏、利用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1393

    舉止自若

    成語拼音:
    jǔ zhǐ zì ruò
    成語解釋:
    自若:象原來的樣子。舉動不失常態。形容臨事鎮定,舉動不失常態。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將發,與諸將宴集,命取水,忽變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舉止自若。”
    1394

    箕帚之使

    成語拼音:
    jī zhǒu zhī shǐ
    成語解釋:
    持箕帚,以供掃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謙稱。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卷九:“楚莊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計之。’”
    1395

    急轉直下

    成語拼音:
    jí zhuǎn zhí xià
    成語解釋:
    急:突然;轉:轉變。形容形勢、情況等。突然轉變;并且立刻順勢發展下去。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十七:“伯韜!時局到底怎樣,各人各有看法!也許會急轉直下。”
    1396

    可乘之機

    成語拼音:
    kě chéng zhī jī
    成語解釋:
    乘:憑借;利用;機:機會。可以利用的機會。
    成語出處:
    《晉書 呂篡傳》:“宜繕甲養銳,勸課農殖,待可乘之機,然后一舉蕩滅。”
    1397

    可乘之隙

    成語拼音:
    kě chéng zhī xì
    成語解釋:
    隙:空子;機會;弱點;漏洞。可以利用的空子。
    成語出處:
    宋 晁補之《上皇帝論北事書》:“當是時,皆有可乘之隙,而中國不取。”
    1398

    昆弟之好

    成語拼音:
    kūn dì zhī hǎo
    成語解釋:
    昆:哥哥。像兄弟一樣要好。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傳》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婦,結昆弟之好,三晉莫不悚懼,爭獻地以事秦。”
    1399

    克敵制勝

    成語拼音:
    kè dí zhì shèng
    成語解釋:
    克:戰勝;制勝:取得勝利。戰勝敵人;取得勝利。
    成語出處:
    孫武《孫子 虛實》:“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1400

    夸誕之語

    成語拼音:
    kuā dàn zhī yǔ
    成語解釋:
    夸誕:荒誕不經。指荒誕不切實際的話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道虛》:“自知以必然之事見責于世,則作夸誕之語。”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