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1361

    掎摭利病

    成語拼音:
    jǐ zhí lì bìng
    成語解釋:
    掎摭:指摘;利病:利害,好壞。形容品評優劣好壞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劉季緒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詆呵文章,掎摭利病。”
    1362

    價值連城

    成語拼音:
    jià zhí lián chéng
    成語解釋: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貴;價值很高。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1363

    禁止令行

    成語拼音:
    jìn zhǐ lìng xíng
    成語解釋:
    指施禁則止,出令則行。同“令行禁止”。
    成語出處:
    清魏源《敘》:“五官強,五兵昌,禁止令行,四夷來王,是之謂戰勝于廟堂。”
    1364

    赍志沒地

    成語拼音:
    jī zhì mò dì
    成語解釋:
    赍:懷抱著,帶著;沒:死。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
    成語出處:
    南朝·梁·江淹《恨賦》:“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1365

    拒之門外

    成語拼音:
    jù zhī mén wài
    成語解釋:
    拒:拒絕。把人擋在門外,不讓其進入,形容拒絕協商或共事。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3章:“看來賈老師念過去的一面交情,還不準備把他拒之門外。”
    1366

    戟指怒目

    成語拼音:
    jǐ zhǐ nǔ zhāng
    成語解釋:
    指著人,瞪著眼。形容大怒時斥責人的神態。
    成語出處:
    馬輅《國共和談演義》第六回:“張學良還要解釋,蔣早氣得七竅生煙,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1367

    極智窮思

    成語拼音:
    jí zhì qióng sī
    成語解釋:
    竭盡才智和思慮。
    成語出處:
    清·侯方域《豫省試策四》:“圣人所極智窮思而以為無奇者,乃就十數肉食之人而詢焉,采焉……則亦徒見其勞民傷財而已矣。”
    1368

    敬之如賓

    成語拼音:
    jìng zhī rú bīn
    成語解釋:
    敬:尊敬;賓:賓客。像對待賓客那樣尊敬對方
    成語出處:
    唐·溫奢《續定命錄》:“故諫議大夫李行修娶江西廉使王仲舒女。貞懿賢淑,行修敬之如賓。”
    1369

    疾之如仇

    成語拼音:
    jí zhī rú chóu
    成語解釋:
    疾:憎恨。形容憎恨壞人壞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樣
    成語出處:
    《晉書·秦秀傳》:“秀性忌讒佞,疾之如仇。”
    1370

    疾之若仇

    成語拼音:
    jí zhī ruò chóu
    成語解釋:
    疾:憎恨。形容憎恨壞人壞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樣
    成語出處:
    《晉書·阮籍傳》:“由是禮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護之。”
    1371

    降志辱身

    成語拼音:
    jiàng zhì rǔ shēn
    成語解釋:
    降:壓抑;減損。壓抑自己的意志;降低自己的身份;多指違心地混跡于世俗或委曲求全。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
    1372

    家至人說

    成語拼音:
    jiā zhì rén shuō
    成語解釋:
    傳到每一家,人人都知道。
    成語出處:
    《漢書 匡衡傳》:“臣聞教化之流之流,非家至而人說之也。”
    1373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成語拼音:
    jǐ zhī suǒ bù ān,wù shī yú rén
    成語解釋:
    施: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1374

    舉止失措

    成語拼音:
    jǔ zhǐ shī cuò
    成語解釋:
    措:安放,放置。舉動失常,不知如何辦才好。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8回:“睿聞知兩處危急,舉止失措,甚是驚慌。”
    1375

    截趾適履

    成語拼音:
    jié zhǐ shì lǚ
    成語解釋:
    腳大鞋小,切斷腳趾去適應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強湊合或無原則的遷就
    成語出處:
    劉師培《補》:“若強為之解,徒見其截趾適履耳。”
    1376

    繼志述事

    成語拼音:
    jì zhì shù shì
    成語解釋:
    繼:繼承;述:陳述。繼承先人之志以言事理政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第一卷:“一旦用王浚,唾手可行,故天下始一于晉。夫可謂繼志述事之主。”
    1377

    急中生智

    成語拼音:
    jí zhōng shēng zhì
    成語解釋:
    智:智謀;對策。在緊急中猛然想出了應付的好辦法。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君,然敵則氣生,急則智生。”
    1378

    麇至沓來

    成語拼音:
    jūn zhì tà lái
    成語解釋:
    猶言群集紛至。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自登甲科、入仕版,蛇神牛鬼麇至沓來。”
    1379

    加枝添葉

    成語拼音:
    jiā zhī tiān yè
    成語解釋:
    在敘事或轉述時,于主要事件外,添上原來沒有的內容。
    成語出處:
    《金瓶梅傳奇》第十三回:“湯裱褙道:‘不是奴才夸口,敢怕時日久時,便是王抒親看,也難辨真偽。 ’遂又加枝添葉,把如何拿王抒欺君誤國罪唬她,唬得她當場暈死過去。”
    1380

    舉止嫻雅

    成語拼音:
    jǔ zhǐ xián yǎ
    成語解釋: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舉止嫻雅,淺笑微顰,豐華入目;承顏順意,婉孌快心。”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