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語 (4064個)
-
1221
揭人之短
- 成語拼音:
- jiē rén zhī duǎn
- 成語解釋:
- 將別人的短處揭露出來,公之于眾
- 成語出處:
-
1222
驚人之舉
- 成語拼音:
- jīng rén zhī jǔ
- 成語解釋:
- 值得贊嘆的、令人驚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達到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過去在學校里的一些小小的‘驚人之舉’,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
1223
急人之困
- 成語拼音:
- jí rén zhī kùn
- 成語解釋:
- 急:解急;救難。解救別人的困難。也作“急人之急”、“急人之難”、“急人之危”。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
1224
急人之難
- 成語拼音:
- jí rén zhī nán
- 成語解釋:
- 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
1225
計日指期
- 成語拼音:
- jì rì zhǐ qī
- 成語解釋:
- 謂計數天數,以估定行程和到達期。
- 成語出處:
- 唐·崔致遠《補安南錄異圖記》:“莫審涂程,汥履者計日指期,沉浮者占風定信。”
-
1226
精銳之師
- 成語拼音:
- jīng ruì zhī shī
- 成語解釋:
- 精銳:指軍隊裝備優良,戰斗力強;師:軍隊。指戰斗能力很強的部隊。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銚期傳》:“明公據山河之固,擁精銳之師,以順萬人思汗之心,則天下誰人不從?”
-
1227
急人之危
- 成語拼音:
- jí rén zhī wēi
- 成語解釋:
- 急:著急;危:危急。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劉守光傳》:“公三晉賢士,獨不急人之危乎?”
-
1228
奸人之雄
- 成語拼音:
- jiān rén zhī xióng
- 成語解釋:
- 奸人:奸惡詐偽的人;雄:指杰出人士。奸惡詐偽之人的魁首。多指權詐欺世的野心家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非相》:“夫是之謂奸人之雄。”
-
1229
兼人之勇
- 成語拼音:
- jiān rén zhī yǒng
- 成語解釋:
- 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幾個人的勇氣。形容十分勇敢。
- 成語出處:
- 《漢書 韓信傳》:“受辱于胯下,無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
1230
急人之憂
- 成語拼音:
- jí rén zhī yōu
- 成語解釋:
- 急:著急。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 成語出處:
- 《紀聞·吳保安》:“側聞吾子急人之憂,不遺鄉曲之情,忽重特達之春,使保安得執鞭弭,以奉周旋。”
-
1231
浸潤之譖
- 成語拼音:
- jìn rùn zhī zèn
- 成語解釋:
- 指中傷他人的讒言逐漸發生作用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
-
1232
金人之箴
- 成語拼音:
- jīn rén zhī zh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 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1233
堅忍質直
- 成語拼音:
- jiān rěn zhì zhí
- 成語解釋:
- 堅忍:堅毅不拔;質直:正直。性情堅毅不拔,品格質樸率直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丞相傳》:“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忍質直,且自呂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憚之。”
-
1234
結繩而治
- 成語拼音:
- jié shé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
1235
舉世皆知
- 成語拼音:
- jǔ shì jiē zhī
- 成語解釋:
- 舉: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雜藝》:“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
1236
絕圣棄智
- 成語拼音:
- jué shèng qì zhì
- 成語解釋:
- 圣、智:智慧,聰明。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樸。這是古代老、莊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老子》:“絕圣棄智,民利百倍。”
-
1237
絕圣棄知
- 成語拼音:
- jué shèng qì zhī
- 成語解釋:
- 絕:斷絕;圣:智慧;棄:舍去,拋開;知:通“智”,智慧。指摒棄聰明智巧,回歸天真純樸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胠篋》:“故絕圣棄知,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
1238
節上生枝
- 成語拼音:
- jié shàng shēng zhī
- 成語解釋:
- 節:竹子分枝長葉的地方。枝節上又生出枝椏。比喻在不應出現問題的地方又產生了新問題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答呂子約書》:“讀古人書,直是要虛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應,若左遮右攔,前拖后拽,隨語生解,節上生枝,則更讀萬卷書,也無用處也。”
-
1239
決勝于千里之外
- 成語拼音:
- jué shèng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 成語解釋:
- 坐鎮指揮千里之外的戰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
- 成語出處:
- 《史記 留侯世家》:“運籌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
1240
濟世之才
- 成語拼音:
- jì shì zhī cái
- 成語解釋:
- 濟:救。具有拯救時世的才能。形容極有政治才能。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奉待嚴大夫》詩:“殊方又喜故人來,重鎮還須濟世才。”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