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761

    伐性之斧

    成語拼音:
    fá xìng zhī fǔ
    成語解釋:
    伐:砍伐;性:性命,生機。砍毀人性的斧頭。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
    762

    腹心之患

    成語拼音:
    fù xīn zhī huàn
    成語解釋:
    比喻嚴重的禍患。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與燕接境,彼若擾我城戍,動搖人情,吾千里出征,緩急難應,此亦腹心之患也。”
    763

    腹心之疾

    成語拼音:
    fù xīn zhī jí
    成語解釋:
    腹心:比喻要害處;疾:疾患。比喻要害處的禍患。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諸股肱,何益?”
    764

    負薪之疾

    成語拼音:
    fù xīn zhī jí
    成語解釋:
    負薪:指有病。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
    成語出處:
    唐·韓愈《復志賦并序》:“其明年七月,有負薪之疾,退休于居。”
    765

    負暄之獻

    成語拼音:
    fù xuān zhī xiàn
    成語解釋:
    暄:暖和。指把冬天曬太陽取暖的方法進獻給國君。比喻所獻出的東西并不貴重難得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楊朱篇》:“宋國有田夫……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脰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
    766

    負薪之憂

    成語拼音:
    fù xīn zhī yōu
    成語解釋:
    意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有病的謙詞。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
    767

    負薪之議

    成語拼音:
    fù xīn zhī yì
    成語解釋:
    負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下層人或卑賤者的議論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固傳》:“采擇狂夫之言,不逆負薪之議。”
    768

    負薪之言

    成語拼音:
    fù xīn zhī yán
    成語解釋:
    負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地位低微的人說的話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司馬貞索隱:“《文子》曰:‘圣人不讓負薪之言,以廣其名。’”
    769

    負薪之資

    成語拼音:
    fù xīn zhī zī
    成語解釋:
    負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資:資慧能力。指卑賤者的資質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臣以負薪之資,拔于陪隸之中,奉職憲臺,擢授戎校。”
    770

    蜂擁而至

    成語拼音:
    fēng yō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像一窩蜂似地一擁而來。形容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遠,剛要回船,前面塵頭滾滾,喊聲漸近,又來許多草寇。個個頭戴浩然巾,手機器械,蜂擁而至。”
    771

    放意肆志

    成語拼音:
    fàng yì sì zhì
    成語解釋:
    縱情而無所顧忌。
    成語出處:
    宋·蘇軾《超然臺記》:“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
    772

    覆盂之安

    成語拼音:
    fù yú zhī ān
    成語解釋:
    像覆置的盂那樣安穩。比喻穩固,不可動搖。亦作“覆盂之固”。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綏如安裘,晏如覆盂。”
    773

    覆盂之固

    成語拼音:
    fù yú zhī gù
    成語解釋:
    覆:倒置;盂:圓口器皿;固:堅固。像倒置的盂一樣安穩。比喻十分穩固,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擬留侯與四皓書》:“既而革秦之暴,篡堯之緒,定覆盂之固,成垂拱之風。”
    774

    俯仰之間

    成語拼音:
    fǔ yǎng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一低頭,一抬頭的工夫。形容時間極短。
    成語出處:
    《漢書·晁錯傳》:“以大為小,以強為弱,在俯仰之間耳。”
    775

    犯言直諫

    成語拼音:
    fàn yán zhǐ jiǎn
    成語解釋:
    敢于冒犯尊長或皇上的威嚴而直立相勸
    成語出處: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諫臣。”
    776

    犯顏直諫

    成語拼音:
    fàn yán zhí jiàn
    成語解釋:
    敢于冒犯尊長或皇上的威嚴而極力相勸。
    成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諫臣。”
    777

    奮勇直前

    成語拼音:
    fèn yǒng zhí qián
    成語解釋:
    奮:振起。勇氣十足地直往前沖。形容在艱巨的任務或困難前不畏縮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驅使,奮勇直前,水火不避。”
    778

    斧鉞之人

    成語拼音:
    fǔ yuè zhī rén
    成語解釋:
    斧鉞:古代殺人的斧子,泛指刑戮。指因犯罪而應受到刑罰的人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小匡》:“桓公大說,于是齋戒五日,將相管仲。管仲曰:‘斧鉞之人也,幸以獲生……若知國政,非臣之任也。’”
    779

    扶搖直上

    成語拼音:
    fú yáo zhí shàng
    成語解釋: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780

    魴魚赪尾

    成語拼音:
    fáng yú zhǐ wěi
    成語解釋:
    《詩·周南·汝墳》:“魴魚赪尾,王室如毀。”毛傳:“赪,赤也;魚勞則尾赤。”朱熹集傳:“魴尾本白而今赤,則勞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勞累,負擔過重。
    成語出處:
    《詩·周南·汝墳》:“魴魚赪尾,王室如燬。”毛傳:“赪,赤也;魚勞則尾赤。”朱熹集傳:“魴尾本白而今赤,則勞甚矣。”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