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701

    櫛霜沐露

    成語拼音:
    zhì shuāng mù lù
    成語解釋:
    迎著霜,頂著露。形容奔波勞苦。
    成語出處:
    清·李漁《憐香伴·僦居》:“櫛霜沐露多勞頓,喜借得一帆風順。”
    3702

    指山賣磨

    成語拼音:
    zhǐ shān mài mó
    成語解釋:
    比喻耍手段、說空話哄人。
    成語出處:
    元·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第一折:“出來的都關來節去,私多公少,可曾有一件合天道?他每都指山賣磨,將百姓劃地為牢。”
    3703

    指水盟松

    成語拼音:
    zhǐ shuǐ méng sōng
    成語解釋:
    盟:盟誓。指著流水、松樹盟誓。形容情誼之深
    成語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詬奸》:“章相與學士,初方指水盟松,后反操戈入室,不免乘此機會,嘲他幾句,有何不可?”
    3704

    至死靡他

    成語拼音:
    zhì sǐ mǐ tā
    成語解釋:
    至:到;靡:沒有;它: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
    成語出處:
    《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3705

    之死靡它

    成語拼音:
    zhī sǐ mǐ tā
    成語解釋:
    之:到;靡:沒有;它: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成語出處:
    《詩經 鄘風 柏舟》:“之死矢靡它。”
    3706

    之死靡他

    成語拼音:
    zhī sǐ mí tā
    成語解釋:
    同“之死靡它”。
    成語出處: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一言革面,愿比家奴,之死靡他。”明·李贄《昆侖奴》:“忠臣俠忠,則扶顛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俠義,則臨危自奮,之死靡他。”
    3707

    只手擎天

    成語拼音:
    zhī shǒu qíng tiān
    成語解釋:
    擎:舉。一只手能把天舉起。形容本領很大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臾曝言》第111回:“前日令先生陳奏功績,朕已驚嘆為古今未有,今觀東宮所奏,方知先生尚未道其十之一二,先生真只手擎天者也。”
    3708

    直上青云

    成語拼音:
    zhí shàng qīng yún
    成語解釋:
    直上:直線上升。比喻官運亨通,直登高位。
    成語出處:
    唐 李白《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詩:“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3709

    志士仁人

    成語拼音:
    zhì shì rén rén
    成語解釋:
    志向宏偉、道德高尚的人。指熱愛祖國獻身事業的人士。(仁:仁愛;高尚)。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710

    指桑說槐

    成語拼音:
    zhǐ sāng shuō huái
    成語解釋:
    見“指桑罵槐”。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眾丫頭媳婦無不言三語四,指桑說槐,暗相譏刺。”
    3711

    知書識禮

    成語拼音:
    zhī shū shí lǐ
    成語解釋:
    有文化,懂禮貌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1回:“媳婦雖不敢說知書識禮,然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俗話,是從小兒聽到大的。”
    3712

    指山說磨

    成語拼音:
    zhǐ shān shuō mò
    成語解釋:
    比喻錯此說彼。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如何遠打周折,指山說磨,拿人家來比。”
    3713

    置身事外

    成語拼音:
    zhì shēn shì wài
    成語解釋: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對事情漠不關心。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觀。”
    3714

    知時識務

    成語拼音:
    zhī shí shí wù
    成語解釋:
    務:事。能看清當時的大勢并了解世事,不去違背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6卷:“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況我每知時識務,正該如此。”
    3715

    知書識字

    成語拼音:
    zhī shū shí zì
    成語解釋:
    指有文化修養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朝天子·自遣》曲:“海翁,命窮,百不會,千無用。知書識字總成空。”
    3716

    紙上談兵

    成語拼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語解釋:
    在紙上談論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決實際問題的空談。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書生只喜歡紙上談兵,只說而不去實行。”
    3717

    紙上譚兵

    成語拼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語解釋:
    譚:同“談”。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成語出處:
    清·魏源《圣武記》第13卷:“今日動笑紙上譚兵,不知紙上之功,即有深淺,有一二分之見,有六七分之見,有十分之見。”
    3718

    知書通禮

    成語拼音:
    zhī shū tōng lǐ
    成語解釋:
    有才學,懂禮儀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6回:“看了柴進、燕青出言不俗,知書通禮,先自有八分歡喜。”
    3719

    指矢天日

    成語拼音:
    zhǐ shǐ tiān rì
    成語解釋:
    見“指天誓日”。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竇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堅永約,女乃允之。”
    3720

    支手舞腳

    成語拼音:
    zhī shǒu wǔ jiǎo
    成語解釋:
    猶言指手畫腳。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王悛有了酒意,做出財主的樣式,支手舞腳的發揮。”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