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601

    指破迷團

    成語拼音:
    zhǐ pò mí tuán
    成語解釋:
    指點解說,破除疑問。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九回:“玉蟾道:‘妹子也疑這個托字不妥,今聽姐姐之言,真是指破迷團,后人受益不淺。’”
    3602

    質樸無華

    成語拼音:
    zhì pǔ wú huá
    成語解釋:
    質樸:樸實;華:華麗,華而不實。樸實而毫不虛夸
    成語出處:
    林語堂《蕭伯納一席談》:“然而一見其為人,又是質樸無華的文人本色。”
    3603

    直樸無華

    成語拼音:
    zhí pǔ wú huá
    成語解釋:
    華:文采。質樸而沒有文采
    成語出處:
    羅悴懸《文學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詞尚整飾,《書》垂《典》《誥》,尤多葉韻,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曰直樸無華,遂稱復古也。”
    3604

    饋貧之糧

    成語拼音:
    zuò pín zhī liáng
    成語解釋:
    廣博的見聞是贈給知識貧乏者的寶貴的精神食糧。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是以臨篇綴慮,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貧,辭溺者傷亂,然則博見為饋貧之糧,貫一為拯亂之藥。”
    3605

    知情不報

    成語拼音:
    zhī qíng bù bào
    成語解釋:
    知道情況而不報告,特指沒有犯罪的人主動地或被動地對當局隱匿別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為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知情不報者,與壞人同罪。”
    3606

    置棋不定

    成語拼音:
    zhì qí bù dìng
    成語解釋:
    置:放。指下棋時不知怎樣下子才好。比喻遇事猶疑不決
    成語出處:
    宋·李綱《議責成》:“譬猶奕者,置棋不定,不足以勝敵。”
    3607

    志趣不凡

    成語拼音:
    zhì qù bù fán
    成語解釋:
    不凡:不尋常,不平凡。志向很不平常。形容超凡
    成語出處:
    《晉書·阮修傳》:“梁國張偉,志趣不常,自隱于屠釣。”
    3608

    只騎不反

    成語拼音:
    zhī qí bù fǎn
    成語解釋:
    見“只輪不反”。
    成語出處:
    南朝·梁·江淹《齊太祖高皇帝誄》:“只騎不反,踦輪無匹。”
    3609

    知情不舉

    成語拼音:
    zhī qíng bù jǔ
    成語解釋:
    舉:檢舉。了解情況而不揭發。
    成語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一回:“我為巡城之職,理宜奏聞;若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這知情不舉的罪名,亦所不免。”
    3610

    知其不可而為之

    成語拼音:
    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
    成語解釋: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成語出處:
    《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3611

    知其不可為而為

    成語拼音: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成語解釋:
    為:做。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指意志堅決或倔強固執
    成語出處:
    郭沫若《南京印象》:“許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但卻絲毫也不能放松,不肯放松。”
    3612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成語拼音: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zhī
    成語解釋:
    為:做。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指意志堅決或倔強固執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7回:“在你是手足之情,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是你的好心。”
    3613

    眾曲不容直

    成語拼音:
    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
    成語解釋:
    曲:彎曲,比喻邪惡;直:筆直,比喻正直。比喻在眾多的壞人里不能容納正直的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淮南子·說山訓》:“此所謂同污而異涂者,眾曲不容直,眾枉不容正。”
    3614

    知情達理

    成語拼音:
    zhī qíng dá lǐ
    成語解釋:
    懂人情,明事理。
    成語出處:
    菡子《致江幼農》:“我想這也是你知情達理,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緣故。”
    3615

    跖犬吠堯

    成語拼音:
    zhí quán fèi yáo
    成語解釋:
    桀的犬向堯狂吠。比喻各為其主。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它也。”
    3616

    至親骨肉

    成語拼音:
    zhì qīn gǔ ròu
    成語解釋:
    至親:關系最近的親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最親近的親屬。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卷:“除是至親骨肉,終日在面前的,用意體察,才看得出來。”
    3617

    至親好友

    成語拼音:
    zhì qīn hǎo yǒu
    成語解釋:
    關系至深的親戚;感情最好的朋友。指關系最密切的親人、朋友。
    成語出處: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就中有引禮贊禮的人,叫做'儐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至親好友中間,有禮度熟閑,儀容出眾,聲音響亮的,眾人就推舉他做了。”
    3618

    直情徑行

    成語拼音:
    zhí qíng jìng xíng
    成語解釋:
    徑:直;行:從事。憑著自己的意思徑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
    3619

    志氣凌云

    成語拼音:
    zhì qì líng yún
    成語解釋:
    凌云:直上云霄。志氣直上云霄,形容志向高遠、意氣豪壯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四折:“我如今狀貌堂堂,威風赳赳,志氣凌云。”
    3620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成語拼音:
    zhī qí rán 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
    成語解釋:
    然:這樣,如此。知道是這樣,但不知道為什么是這樣。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不知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
    成語出處: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無論為哀為樂,為怨為怒,為戀為駭,為憂為慚,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