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581

    竹馬之交

    成語拼音:
    zhú mǎ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指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竹馬:指小孩當馬騎著的竹竿。
    成語出處:
    唐 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
    3582

    知命之年

    成語拼音:
    zhī mìng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3583

    走馬之任

    成語拼音:
    zǒu mǎ zhī rèn
    成語解釋:
    騎著馬去上任。指官員出任新的職位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目今主上圖治心切,不尚浮藻,將某左遷江州司馬,刻日走馬之任。”
    3584

    職名早投

    成語拼音:
    zhí míng zǎo tóu
    成語解釋:
    職名:官員的履歷。把官員的履歷早些呈上。指新皇帝嗣位后,官員們呈上職名,等待封賞。比喻企求升官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駕》:“他說馬中丞當先出頭,眾公卿認肯逗留。職名早投,大家去上書陳表,擁入皇州。”
    3585

    竹馬之友

    成語拼音:
    zhú mǎ zhī yǒu
    成語解釋:
    指兒童時期的朋友。
    成語出處:
    《晉書 殷浩傳》:“少時吾與浩共騎竹馬,我棄去,浩輒取之。”
    3586

    鷙鳥不群

    成語拼音:
    zhì niǎo bù qún
    成語解釋:
    鷙鳥:猛禽。鷙鳥不合群。比喻忠正剛強的人不合于世俗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離騷》:“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3587

    鷙鳥不雙

    成語拼音:
    zhì niǎo bù shuāng
    成語解釋:
    鷙鳥:猛禽。鷙鳥不合群。比喻忠正剛強的人不合于世俗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猛獸不群,鷙鳥不雙。”
    3588

    指佞觸邪

    成語拼音:
    zhǐ nìng chù xié
    成語解釋:
    佞:花言巧語的小人;觸:沖撞。指斥奸小,抵制邪惡
    成語出處:
    唐·李世民《唐太宗敕》:“憲宦之職,在指佞觸邪。”
    3589

    指南打北

    成語拼音:
    zhǐ nán dǎ běi
    成語解釋:
    指著東方打西方,打得別人防不勝防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六回:“指東打西,指南打北,打了個落花流水。”
    3590

    執牛耳

    成語拼音:
    zhí niú ěr
    成語解釋: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故稱主盟國為執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權威的地位。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執牛耳?”
    3591

    知難而進

    成語拼音:
    zhī nán ér jìn
    成語解釋:
    指不怕困難;敢于迎著困難上。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
    3592

    知難而退

    成語拼音:
    zhī nán ér tuì
    成語解釋:
    知道困難就退卻下來。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軍志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
    3593

    知難而行

    成語拼音:
    zhī nán ér xíng
    成語解釋:
    明知困難卻仍然去做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
    3594

    直內方外

    成語拼音:
    zhí nèi fāng wài
    成語解釋:
    形容內心正直、做事方正。
    成語出處:
    《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3595

    指南攻北

    成語拼音:
    zhǐ nán gōng běi
    成語解釋:
    猶聲東擊西。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一回:“蜀人或聲東擊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須分頭守把。”
    3596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

    成語拼音:
    zhì niǎo jiāng jī,bēi fēi liǎn yì
    成語解釋:
    比喻欲擒故縱,伺機而后發。
    成語出處:
    《六韜 發啟》:“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
    3597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成語拼音:
    zhì niǎo lèi bǎi,bù rú yī è
    成語解釋:
    猶言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成語出處:
    《漢書 鄒陽傳》:“臣聞鷙鳥累百,不如一鶚。”顏師古注引如淳曰:“鷙鳥比諸侯,鶚比天子。”《文選 孔融〈薦禰衡表〉》:“鷙鳥累百,不如一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觀。”李善注:“《史記》趙簡子曰: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3598

    知難行易

    成語拼音:
    zhī nán xíng yì
    成語解釋:
    易:容易。懂得事情的道理難,而實行卻比較容易
    成語出處:
    孫中山《民族主義》第五講:“諸君要知道知難行易的道理,可以參考我的學說。”
    3599

    轉念之間

    成語拼音:
    zhuǎn niàn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非常短暫的一瞬間
    成語出處:
    丁寅生《孔子演義》第18回:“曾參聽了這席話,轉念之間,料必是昨日陳亢回來,把我耘瓜受杖的經過,告知了夫子。”
    3600

    治譜家傳

    成語拼音:
    zhì pǔ jiā chuán
    成語解釋:
    譜:表冊;治譜:指記載治理地方方略的書冊。指父子兄弟居官都有治績
    成語出處:
    《南齊書·傅琰傳》:“琰父子并著奇績,江左鮮有。世云諸傅有治縣譜,子孫相傳,不以示人。”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