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081

    薏苡之謗

    成語拼音:
    yì yǐ zhī bàng
    成語解釋:
    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
    成語出處:
    《舊唐書 王珪杜正倫等傳論》:“正倫以能文被舉,以直道見委,參典機密,出入兩宮,斯謂得時。然被承乾金帶之譏,孰與夫薏苡之謗,士大夫慎之。”
    3082

    一噎止餐

    成語拼音:
    yī yē zhǐ cān
    成語解釋:
    猶因噎廢食。語本《呂氏春秋·蕩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成語出處:
    語出《呂氏春秋·蕩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3083

    薏苡之讒

    成語拼音:
    yì yǐ zhī chán
    成語解釋:
    比喻被人誣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謗”。
    成語出處:
    清 李漁《玉搔頭 拾愁》:“忠能格主,不蒙薏苡之讒;功每先人,曾在麒麟之強。”
    3084

    一隅之地

    成語拼音:
    yī yú zhī dì
    成語解釋:
    隅:角落。形容地域狹小。
    成語出處:
    《南史·王弘傳論》:“晉自中原沸騰,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國。”
    3085

    一勇之夫

    成語拼音:
    yī yǒng zhī fū
    成語解釋:
    只有勇力而無智慧的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我兩個無過是一勇之夫,但有出力去處,自當效命,生死不辭。”
    3086

    有勇知方

    成語拼音:
    yǒu yǒng zhī fāng
    成語解釋:
    有勇氣且知道義。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 先進》:“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義方。”
    3087

    月暈知風,礎潤知雨

    成語拼音:
    yuè yūn zhī fēng,chǔ rùn zhī yǔ
    成語解釋:
    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
    成語出處:
    長輿《論萊陽民變事》:“月暈知風,礎潤知雨,竊恐踵萊陽而起者,禍變相尋而來未有已也。”
    3088

    養癰致患

    成語拼音:
    yǎng yōng zhì huàn
    成語解釋:
    癰:毒瘡;患:禍害。留著毒瘡不去醫治,就會成為后患。比喻縱容包庇壞人壞事,結果會遭受禍害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養癰致患’,猝然一發,勢若燎原矣。”
    3089

    一隅之見

    成語拼音:
    yī yú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隅:角落。在很狹小的角度里所看見的。比喻片面的見解和主張。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上卷:“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見,認定以為道止如此。”
    3090

    援疑質理

    成語拼音:
    yuán yí zhì lǐ
    成語解釋:
    援:引、提出;質:詢問。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形容虛心請教,認真求學
    成語出處:
    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聽。”
    3091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成語拼音:
    yùn yòng zhī miào ,cún hū yī xīn
    成語解釋:
    妙:巧妙;存乎:存在;心:指思考。運用得巧妙;靈活;全在于善于動腦筋思考。也作省“運用一心”。
    成語出處:
    元·脫脫等《宋史·岳飛傳》:“陣而后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3092

    元元之民

    成語拼音:
    yuán yuán zhī mín
    成語解釋:
    眾百姓;善良的百姓。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
    3093

    運用之妙,在于一心

    成語拼音:
    yùn yòng zhī miào,zài yú yī xīn
    成語解釋:
    妙:巧妙;心:思考,靈活。指兵法運用得巧妙靈活,全在于善于思考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湯鎮臺道:且不要管他,‘運用之妙,在于一心’。”
    3094

    一葉知秋

    成語拼音:
    yī yè zhī qiū
    成語解釋: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已經來臨。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可以預料出事物的發展趨向。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山川》:“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3095

    一隅之說

    成語拼音:
    yī yú zhī shuō
    成語解釋:
    片面的說法;偏見。
    成語出處:
    《后漢書·王充等傳論》:“數子之言當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謬通方之訓,好申一隅之說。”李賢注:“一隅謂一方偏見也。”
    3096

    躍躍紙上

    成語拼音:
    yuè yuè zhǐ shàng
    成語解釋:
    活躍地顯現在紙上。形容描寫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即劣如禿僮,傻如跛婢,戇如屠戶,懶如酒徒,淫如碧桃,狠如肇受,亦各有真面面,躍躍紙上。”
    3097

    以一知萬

    成語拼音:
    yǐ yī zhī wàn
    成語解釋:
    從了解一點到推知其他許多事物。
    成語出處:
    《荀子·非相》:“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3098

    貽燕之訓

    成語拼音:
    yí yàn zhī xùn
    成語解釋:
    燕:通“宴”,安逸,安閑。留下安逸的教訓。指告誡后人只求生活安逸,不求飛黃騰達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許昌縣令新廳壁記》:“嗚呼吾家世以清簡,垂為貽燕之訓。”
    3099

    以夷制夷

    成語拼音:
    yǐ yí zhì yí
    成語解釋: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鄧訓傳》:“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
    3100

    以夷治夷

    成語拼音:
    yǐ yí zhì yí
    成語解釋:
    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矛盾,使其互相沖突,削減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成語出處:
    《明史 張祐傳》:“以夷治夷,可不煩兵而下。”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