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2821

    右傳之八章

    成語拼音:
    yòu chuán zhī bā zhāng
    成語解釋:
    打了一頓巴掌。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4回:“左右照管貽安驕傲之臉,放肆之嘴,打了十個‘右傳之八章’。”
    2822

    盈尺之地

    成語拼音:
    yíng chǐ zhī dì
    成語解釋:
    盈:通“贏”,多出。直徑有一尺多的地方。比喻地方很小
    成語出處: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2823

    玉成之恩

    成語拼音:
    yù chéng zhī ēn
    成語解釋:
    玉成:成全。成全某事的恩情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54回:“那太師與驛丞對行者作禮道:‘多謝老師玉成之恩!’”
    2824

    一朝之患

    成語拼音:
    yī cháo zhī huàn
    成語解釋:
    突然發生的禍患。
    成語出處:
    《禮記·檀弓上》:“故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故忌日不樂。”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楚國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費無忌讒殺伍奢、白州犁而吳侵境不絕于寇,楚國群臣有一朝之患。”
    2825

    榆次之辱

    成語拼音:
    yú cì zhī rǔ
    成語解釋:
    用以指無故受辱之典。
    成語出處:
    《史記 刺客列傳》:“荊軻嘗游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
    2826

    運籌制勝

    成語拼音:
    yùn chóu zhì shèng
    成語解釋:
    見“運籌決勝”。
    成語出處:
    明·盧象昇《剿蕩衍期聽候處分并陳賊勢兵情疏》:“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間,果能運籌制勝,馬到功成,各省撫臣豈易于為力?”
    2827

    約車治裝

    成語拼音:
    yuē chē zhì zhuāng
    成語解釋:
    約車:將馬系在車前。準備車馬,整理行裝。泛指出發前的準備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四》:“于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
    2828

    圓頂方趾

    成語拼音:
    yuán dǐng fāng zhǐ
    成語解釋:
    同“圓首方足”。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升平分類讀史雅詩〉自序》:“彼非圓頂方趾、父母所生之民耶?”
    2829

    影單形只

    成語拼音:
    yǐng dān xíng zhī
    成語解釋:
    形:形體。形容孤獨,沒有同伴
    成語出處:
    清·嚴復《浮生六記》第三卷:“因得常哭于蕓娘之墓,影單形只,備極凄涼。”
    2830

    御敵于國門之外

    成語拼音:
    yù dí yú guó mén zhī wài
    成語解釋:
    御:抵擋;國門:京都城門,邊界線。將敵人阻擋在境外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萬章》:“今有御人國門之外者。”
    2831

    一得之功

    成語拼音:
    yī dé zhī gōng
    成語解釋:
    一得:一點兒心得;功:成績。一點兒很微小的成績;指微小的成功。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2832

    一定之規

    成語拼音:
    yī dìng zhī guī
    成語解釋:
    一定的規律或規則。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成語出處:
    郭小川《新路歌》:“歷史的發展,有它新陳代謝的一定之規。”
    2833

    一得之見

    成語拼音:
    yī dé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一點點膚淺的見解。表示謙虛。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2834

    意得志滿

    成語拼音:
    yì dé zhì mǎn
    成語解釋:
    因愿望實現而心滿意足。亦作“志得意滿”。
    成語出處: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今漢王大敗虧輸,項王意得志滿。”
    2835

    有道之士

    成語拼音:
    yǒu dào zhī shì
    成語解釋:
    明白事理的人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
    2836

    燕岱之石

    成語拼音:
    yān dài zhī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庸才下品。
    成語出處:
    隋 江總《讓尚書令表》:“謬以商丘之木,遂比舟楫之材;燕岱之石,混同瑚璉之器。”
    2837

    一洞之網

    成語拼音:
    yī dòng zhī wǎng
    成語解釋:
    只有一個洞的網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有鳥將來,張羅而待之,得鳥者羅之一目也。今為一目之羅,則無時得鳥矣。”
    2838

    一得之愚

    成語拼音:
    yī dé zhī yú
    成語解釋:
    指自己對某件事的一點看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2839

    因地制宜

    成語拼音:
    yīn dì zhì yí
    成語解釋:
    因:隨順;制:制定;規定;宜:適當;合宜。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措施。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夫筑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豈有天氣之數以威鄰國者乎?”
    2840

    要而論之

    成語拼音:
    yào ér lùn zhī
    成語解釋:
    猶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成語出處:
    《天討 豕韋之裔〈普告漢人〉》:“要而論之,滿人之人中國也,據其土地山河,竊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謂倒行逆施者矣。”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