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n的成語 (685個)

    421

    陰魂不散

    成語拼音:
    yīn hún bù sàn
    成語解釋:
    比喻壞人、壞事雖已清除,但不良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成語出處:
    李曉明《平原槍聲》:“我一合眼就看見周大貴,大概是他陰魂不散,咱們要替他……”
    422

    因禍得福

    成語拼音:
    yīn huò dé fú
    成語解釋:
    因遭遇災禍之后反而得到福。指對禍患處理得當;壞事變成了好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越王勾踐棲于會稽,復殘強吳而霸天下,此皆因禍為福,轉敗為功者也。”
    423

    銀河倒瀉

    成語拼音:
    yín hé dào xiè
    成語解釋:
    瀉:水從高處往下直流。象銀河里的水倒瀉下來。形容雨下得極大,象瀉下來的一樣。
    成語出處:
    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424

    飲恨而死

    成語拼音:
    yǐn hèn ér sǐ
    成語解釋:
    飲:含忍。指含恨而死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可是岳少保飲恨而死,并未能挽既倒之狂瀾!”
    425

    飲恨而終

    成語拼音:
    yǐn hèn ér zhōng
    成語解釋:
    心懷怨恨而死。
    成語出處:
    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如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
    426

    引吭高歌

    成語拼音:
    yǐn háng gāo gē
    成語解釋:
    引:拉;伸;吭:喉嚨;嗓子。放開噪子;大聲歌唱。
    成語出處:
    晉 張華注《離經》:“搏則利嘴,嗚則引吭。”
    427

    銀花火樹

    成語拼音:
    yín huā huǒ shù
    成語解釋:
    比喻燦爛的焰火或燈火。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6回:“北京三五風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銀花火樹不夜城,陸地擁出蓬萊島。”
    428

    引虎拒狼

    成語拼音:
    yǐn hǔ jù láng
    成語解釋: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進另一種惡勢力來抗拒原來的惡勢力,其禍患將更甚。
    成語出處:
    清·陳天華《猛回頭》:“斷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虎拒狼大下策,勸列位萬萬莫做。”
    429

    飲河滿腹

    成語拼音:
    yǐn hé mǎn fù
    成語解釋:
    比喻人應知足,貪多無益。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430

    隱晦曲折

    成語拼音:
    yǐn huì qū zhé
    成語解釋:
    意思含糊晦澀;轉彎抹角。常指說話或寫文章用隱隱約約、轉彎抹角的方式來表達思想。隱晦:不明顯;曲折:轉彎抹角。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我們可以大聲疾呼,而不要隱晦曲折,使人民大眾不易看懂。”
    431

    引虎入室

    成語拼音:
    yǐn hǔ rù shì
    成語解釋:
    猶言引狼入室。
    成語出處:
    清·夏燮《中西紀事·外夷助剿》:“是不但引虎入室,并且為虎添翼。”
    432

    殷浩書空

    成語拼音:
    yīn hào shū kōng
    成語解釋:
    晉中軍將軍殷浩被廢,除名為民,在信安,常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后以“殷浩書空”借指事情令人驚奇詫異。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433

    引火燒身

    成語拼音:
    yǐn huǒ shāo shēn
    成語解釋:
    比喻自招災禍;自討苦吃或自取滅亡。也可比喻主動暴露自己的錯誤;爭取大家的批評;幫助。
    成語出處:
    明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莊上人見典史親來捉獲,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燒身,連忙把余琳并馮都送將出來。”
    434

    飲恨吞聲

    成語拼音:
    yǐn hèn tūn shēng
    成語解釋:
    飲恨:強忍怨恨;吞聲:哭泣而不敢出聲。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江淹《恨賦》:“莫不飲恨而吞聲。”
    435

    淫荒無度

    成語拼音:
    yín huāng wú dù
    成語解釋:
    無度:沒有節制。形容酗酒淫亂,沒有節制,生活糜爛
    成語出處:
    漢·楊惲《報孫會宗書》:“誠淫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
    436

    因禍為福

    成語拼音:
    yīn huò wéi fú
    成語解釋:
    變壞事為好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敗為功。”
    437

    飲灰洗胃

    成語拼音:
    yǐn huī xǐ wèi
    成語解釋:
    灰:古代以草木灰作洗滌劑。比喻悔過自新。
    成語出處:
    《南史·荀伯玉傳》:“若許某自新,必吞刀刮腸,飲灰洗胃。”
    438

    吟花詠柳

    成語拼音:
    yín huā yǒng liǔ
    成語解釋:
    猶言吟風弄月。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仁玕《軍次實錄》:“本軍師于軍次中、案篋內,每見詩卷,多是吟花詠柳。偶披覽之,即于懷腸相悖。”
    439

    飲河鼴鼠

    成語拼音:
    yǐn hé yǎn shǔ
    成語解釋:
    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極有限的人。語本《莊子·逍遙游》:“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逍遙游》:“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明·李昌祺《剪燈余話·洞天花燭記》:“飲河鼴鼠愧盈腹,止魯鶢鶋慚厚享。”
    440

    引虎自衛

    成語拼音:
    yǐn hǔ zì wèi
    成語解釋:
    引:招引。引來老虎,保衛自己。比喻企圖依仗惡人,結果反受其害。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嚴顏在巴郡,聞劉璋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 yin成語,yin的成語,帶yi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