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n的成語 (685個)

    401

    飲風餐露

    成語拼音:
    yǐn fēng cān lù
    成語解釋:
    飲食風露。比喻遠離世俗而生活或旅途艱辛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破天陣》第一折:“黃冠鶴氅,息氣養神,導咽還丹,飲風餐露。”
    402

    吟風弄月

    成語拼音:
    yín fēng nòng yuè
    成語解釋:
    吟:吟詠;指作詩;弄:玩弄;玩賞;泛指自然景物。吟詠、玩賞風花雪月。原指以風花雪月為題材而寫作;現多指空虛無聊;沒有真情實感;缺乏實際內容的詩人。
    成語出處:
    唐 范傳正《李翰林白墓志銘》:“吟風詠月,席地幕天。”
    403

    有犯無隱

    成語拼音:
    yǒu fàn wú yǐn
    成語解釋:
    犯:觸犯。臣下對君主應采取直言進諫的態度。雖然有所冒犯,也不應該隱諱不言
    成語出處:
    唐·嚴郢《駁議呂堙》:“公有犯無隱,引經正辭。上是其言,刑為之省。”
    404

    陽奉陰違

    成語拼音:
    yáng fèng yīn wéi
    成語解釋:
    陽:表面;奉:奉行;遵守;陰:背后;暗里;違:違背。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
    成語出處:
    明 范景文《革大戶行召募疏》:“如有日與胥徒比,而陽奉陰違,名去實存者,斷以白簡隨其后。”
    405

    吟風詠月

    成語拼音:
    yín fēng yǒng yuè
    成語解釋:
    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為題材的作品。現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成語出處:
    唐·范傳正《李翰林白墓志銘》:“吟詠風月,席天幕地,但貴其適所以適,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406

    因果不爽

    成語拼音:
    yīn guǒ bù shuǎng
    成語解釋:
    爽:失。佛教認為事物有起因,必有結果,因果報應從來不會違背
    成語出處:
    407

    因果報應

    成語拼音:
    yīn guǒ bào yìng
    成語解釋:
    因果:原因和結果。佛教迷信,認為今生種什么因,來生結什么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成語出處:
    唐 慧立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七卷:“唯談玄論道,問因果報應。”
    408

    銀鉤蠆尾

    成語拼音:
    yín gōu chài wěi
    成語解釋:
    比喻書法的鉤、挑等筆畫遒勁有力,有如銀鉤和蝎尾。一說蠆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寫“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須駐鋒而后趯出,故遒勁有力。
    成語出處:
    南朝·齊·王僧虔《論書》:“(索靖)散騎常侍張芝姊之孫也,傳芝草而形異,甚矜其書,名其字勢曰‘銀鉤蠆尾’。”
    409

    因公假私

    成語拼音:
    yīn gōng jiǎ sī
    成語解釋:
    借公務謀取私利。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410

    飲谷棲丘

    成語拼音:
    yǐn gǔ qī qiū
    成語解釋:
    猶言棲丘飲谷。
    成語出處:
    清·吳偉業《口占》:“欲買溪山不用錢,倦來高枕白云眠。吾生此外無他愿,飲谷棲丘二十年。”
    411

    堙谷塹山

    成語拼音:
    yīn gǔ qiàn shān
    成語解釋:
    見“塹山堙谷”。
    成語出處:
    郭沫若《宿楚雄》詩:“堙谷塹山通緬藏,經天緯地造蓬萊。”
    412

    引狗入寨

    成語拼音:
    yǐn gǒu rù zhai
    成語解釋:
    猶言引狼入室。
    成語出處: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抑且那家沒胡姬妾,肯引狗入寨,都拒絕不留。”
    413

    引鬼上門

    成語拼音:
    yǐn guǐ shàng mén
    成語解釋:
    比喻招來壞人。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卻叫得‘引鬼上門’,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罷了。”
    414

    銀鉤鐵畫

    成語拼音:
    yín gōu tiě huà
    成語解釋:
    同“鐵畫銀鉤”。
    成語出處:
    唐·歐陽洵《用筆論》:“徘徊俯仰,容與風流,剛則鐵畫,媚若銀鉤。”
    415

    因公行私

    成語拼音:
    yīn gōng xíng sī
    成語解釋:
    見“因公假私”。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陳寵傳》:“斷獄者急于蒡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于詆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
    416

    以瞽引瞽

    成語拼音:
    yǐ gǔ yǐn gǔ
    成語解釋:
    讓盲人給盲人引路。比喻讓愚昧無知的人去引導愚昧無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覺世訓》:“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計,以瞽引瞽,訛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詐……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無數怪誕邪說,迷惑害累世人。”
    417

    引古喻今

    成語拼音:
    yǐn gǔ yù jīn
    成語解釋:
    征引古代史實或文獻來喻說當前的現實。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疾謬》:“引古喻今,言微理舉。”
    418

    銀鉤玉唾

    成語拼音:
    yín gōu yù tuò
    成語解釋:
    比喻他人的書法筆畫有如銀鉤,遒勁有力;言談有如吐玉,彌足珍貴。
    成語出處:
    宋·黃庭堅《次韻錢穆父贈松扇》:“銀鉤玉唾明繭紙,松蓮輕涼并送似。”
    419

    引古證今

    成語拼音:
    yǐn gǔ zhèng jīn
    成語解釋:
    引用古代史實或文獻來論證當前的行事。
    成語出處:
    《南齊書·高逸傳》:“儒家之教,憲章祖述,引古證今,于學易悟。今樹以前因,報以后果,業行交酬,連鎖相襲。”
    420

    音耗不絕

    成語拼音:
    yīn hào bù jué
    成語解釋:
    音耗:消息。消息和書信不斷。指保持聯系
    成語出處:
    唐·張讀《宣室志·計真》:“生留旬月,乃挈妻孥歸青齊,自是李君音耗不絕。”
    * yin成語,yin的成語,帶yi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