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的成語 (4352個)

    281

    從長計議

    成語拼音:
    cóng cháng jì yì
    成語解釋:
    長:放長時間;計議:商議需要較長的時間;仔細地考慮;商量。指對事情處理時的慎重認真態度。
    成語出處:
    元 李行道《灰闌記》楔子:“且待女孩兒到來,慢慢的與他從長計議,有何不可?”
    282

    從長商議

    成語拼音:
    cóng cháng shāng yì
    成語解釋:
    猶言從長計議。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六八回:“[蘇定]也道:‘梁山泊吳用那廝,詭計多謀,不可輕敵,只宜退守;待救兵到來,從長商議。’”
    283

    唇齒相依

    成語拼音:
    chún chǐ xiāng yī
    成語解釋:
    嘴唇和牙齒互相依靠;比喻雙方關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與共。也作“唇齒相濟。”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鮑勛傳》:“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蓋以吳蜀唇齒相依,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
    284

    長此以往

    成語拼音:
    cháng cǐ yǐ wǎng
    成語解釋:
    長:長久;此:如此;這樣。長久這樣下去。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 二五六 致張廷謙》:“倘長此以往,恐怕要日見其荒涼。”
    285

    出陳易新

    成語拼音:
    chū chén yì xīn
    成語解釋:
    猶吐故納新。去掉舊的換成新的。
    成語出處: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查交代》:“倉谷與庫銀并重,今年有常平捐谷,照地畝勸輸谷,各有款項。且每年出陳易新,或糶或貸,俱秋收時還倉。”
    286

    出敵不意

    成語拼音:
    chū dí bù yì
    成語解釋:
    指行動出于敵方意料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不如讓我去,出敵不意,攔腰插一拳,也許能夠把敵陣沖亂。”
    287

    嘗鼎一臠

    成語拼音:
    cháng dǐng yī luán
    成語解釋:
    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臠:切成塊的肉。嘗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288

    出敵意外

    成語拼音:
    chū dí yì wai
    成語解釋:
    見“出敵不意”。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平津戰役的作戰方針》:“此種計劃出敵意外,在你們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敵人是很難覺察出來的。”
    289

    詞鈍意虛

    成語拼音:
    cí dùn yì xū
    成語解釋:
    形容由于心虛而說話吞吞吐吐。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1回:“林之孝家的聽他詞鈍意虛,又因近日玉釧兒說那邊正房內失落了東西,幾個丫頭對賴,沒主兒,心下便起了疑。”
    290

    存而不議

    成語拼音:
    cún ér bù yì
    成語解釋: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成語出處:
    唐·獨孤及《仙掌銘并序》:“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291

    春風得意

    成語拼音:
    chūn fēng dé yì
    成語解釋:
    春風:春天和煦的風;得意:愿望得到滿足時的高興心情;和暖的春風使人覺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進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稱進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謀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歡暢。
    成語出處: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292

    春風一度

    成語拼音:
    chūn fēng yī dù
    成語解釋:
    度:次,回。比喻領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歡。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四丞相高會麗春堂》第三折:“老夫為官,不如在此閑居也……到今日身無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處,可不道呂望嚴陵自千古,這便算的我春風一度。”
    293

    乘肥衣輕

    成語拼音:
    chéng féi yì qīng
    成語解釋:
    肥:肥壯的馬。衣:穿。輕:輕暖的裘衣。駕馭肥壯的馬,穿著貴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華。
    成語出處:
    《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鐘會,名公子,以才能貴幸,乘肥衣輕,賓從如云。”
    294

    春風沂水

    成語拼音:
    chūn fēng yí shuǐ
    成語解釋:
    原意是大人和兒童在沂水洗個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指放情自然,曠達高尚的生活樂趣。
    成語出處:
    《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295

    辭豐意雄

    成語拼音:
    cí fēng yì xióng
    成語解釋:
    辭:文詞;雄:龐大威武。文詞豐盛,意氣雄偉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答吳充秀才書》:“非夫辭豐意雄,霈然有不可御之勢。”
    296

    蒼狗白衣

    成語拼音:
    cāng gǒu bái yī
    成語解釋:
    同白衣蒼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成語出處:
    宋 楊萬里《送鄉人余文明勸之以歸》詩:“蒼狗白衣俱昨夢,長庚孤月自青天。”
    297

    才高意廣

    成語拼音:
    cái gāo yì guǎng
    成語解釋:
    意:意愿;理想;廣:廣闊;遠大。才學很高;志向遠大;卻難于成就大事業。
    成語出處:
    明 胡震亨《唐音癸簽》:“大抵才高意廣,如孔北海(孔融)之徒。”
    298

    才高倚馬

    成語拼音:
    cái gāo yǐ mǎ
    成語解釋:
    文才比倚馬可待的袁虎還高。形容文思敏捷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55回:“那秘書員成竹在胸,才高倚馬,立刻草成八九百字。”
    299

    楚弓遺影

    成語拼音:
    chǔ gōng yí yǐng
    成語解釋:
    《晉書·樂廣傳》:“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
    成語出處:
    《晉書·樂廣傳》:“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300

    才華橫溢

    成語拼音:
    cái huá héng yì
    成語解釋:
    才華:表現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文藝書畫方面而言。很有才華;或充滿了才華。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道光26年4月16日》:“溫弟時文已才華橫溢,長安諸友多稱賞之。”
    * yi成語,yi的成語,帶y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