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的成語 (4352個)

    321

    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成語拼音:
    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ū yī shí
    成語解釋:
    人一輩子都很精明,但有時一下子糊涂。指聰明人也會犯錯誤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六十九歲的人了,反倒聰明一世,糊涂一時,教一群猴兒王八蛋給吃了。”
    322

    沉湎淫逸

    成語拼音:
    chén miǎn yín yì
    成語解釋:
    過度沉溺于淫樂之中。沉迷酒色,荒淫無度。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宋故龍圖閣學士張公神道碑》:“太康敗于甘酒,桀敗于酒池,厲王敗于荒酒,幽王敗于沉湎淫逸。”
    323

    綢繆帳扆

    成語拼音:
    chóu móu zhàng yǐ
    成語解釋:
    綢繆:綿密的樣子;帳:帳幕;扆:屏風。指運籌帷幄,在軍營帳幕之中謀劃軍國大事
    成語出處:
    唐·陸贄《論裴延齡奸蠹書》:“夙蒙眷知,惟在誠直,綢繆帳扆,一紀于茲。”
    324

    出其不意

    成語拼音:
    chū qí bù yì
    成語解釋:
    其:代詞;對方;不意:沒有意料到。原指作戰時;在對方料想不到或沒有準備時;進行突然襲擊。現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成語出處:
    孫武《孫子 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325

    乘其不意

    成語拼音:
    chéng qí bù yì
    成語解釋:
    乘:趁,因;意:猜想,意料。利用別人沒有防備的時機動手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馮異傳》:“異乘其不意,卒擊鼓建旗而出。”
    326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成語拼音:
    chū qí bù yì,gōng qí bù bèi
    成語解釋: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成語出處:
    語出《孫子 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327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成語拼音:
    chū qí bù yì,yǎn qí bù bèi
    成語解釋: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成語出處:
    語出《孫子 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328

    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成語拼音:
    chū qí bù yì,gōng qí wú bèi
    成語解釋: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成語出處:
    語出《孫子 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329

    差強人意

    成語拼音:
    chā qiáng rén yì
    成語解釋:
    差:稍微地;強:振奮。原指還算能振奮人的意志。現形容某人某事還不錯;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330

    春秋無義戰

    成語拼音:
    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成語解釋:
    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成語出處:
    《孟子·盡心下》:“孟子曰:‘春秋無義戰。’”
    331

    逞奇眩異

    成語拼音:
    chěng qí xuàn yì
    成語解釋:
    炫耀奇異。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太極在先天范圍之內》:“雖然,圣賢固非逞奇眩異,茍為制作以駭于天下,則其始之為象也,將謂其足以該道也。”
    332

    參前倚衡

    成語拼音:
    cān qián yǐ héng
    成語解釋:
    意指言行要講究忠信篤敬,站著就仿佛看見“忠信篤敬”四字展現于眼前
    成語出處:
    《論語 衛靈公》:“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張書諸紳。”
    333

    超前軼后

    成語拼音:
    chāo qián yì hòu
    成語解釋:
    軼:超出。超過前輩,冠絕后世。形容獨一無二,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欽定士階條例》:“仰見天朝制度維新,超前軼后,洵為萬萬年不易良規。”
    334

    超群軼類

    成語拼音:
    chāo qún yì lèi
    成語解釋:
    見“超群拔類”。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8回:“這骕郎文藝固是超群軼類,恰與素臣天生神力仿佛。”
    335

    差若毫厘,謬以千里

    成語拼音:
    chā ruò háo lí miù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成語出處:
    《禮記 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
    336

    從容就義

    成語拼音:
    cóng róng jiù yì
    成語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定自若;就義:為正義事業而犧牲。非常鎮靜;毫不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成語出處:
    宋 朱熹《近思錄》:“感慨殺身者易,從容就義者難。”
    337

    成仁取義

    成語拼音:
    chéng rén qǔ yì
    成語解釋:
    仁:仁愛;義:道義;正義。指為了崇高的事業而就義。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38

    槌仁提義

    成語拼音:
    chuí rén tí yì
    成語解釋:
    拋棄仁義。
    成語出處: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周方槌仁提義,廢禮絕樂,欲以一人私臆,掃百代名教而空之。”
    339

    出人意表

    成語拼音:
    chū rén yì biǎo
    成語解釋:
    表:外。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成語出處:
    《陳書 袁憲傳》:“憲常招引諸生,與之談論,每有新議,出人意表,同輩咸嗟服焉。”
    340

    出人意料

    成語拼音:
    chū rén yì liào
    成語解釋:
    意料:事先對情況、結果等的估計;超出人們的料想猜測之外。表示情況非同尋常。也作“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出人意表”。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
    * yi成語,yi的成語,帶y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