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ong的成語 (687個)

    441

    同室操戈

    成語拼音:
    tóng shì cāo gē
    成語解釋:
    自家人動刀槍。泛指內部相爭。操:拿;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442

    通上徹下

    成語拼音:
    tōng shàng chè xià
    成語解釋:
    ①謂從天到地。②從上到下。指所有的人。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73卷:“天地是舉其大體而言,鬼神是舉其中運動變化者,通上徹下而言。”
    443

    通時達變

    成語拼音:
    tōng shí dá biàn
    成語解釋:
    同“通權達變”。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1回:“客新有從山東來者,曰蔡澤,其人有王伯之才,通時達變,足以寄秦國之政。”
    444

    通書達禮

    成語拼音:
    tōng shū dá lǐ
    成語解釋:
    謂通詩書,懂禮儀。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卷:“原來田氏是東村田貢元的女兒,倒有十分顏色,又且通書達禮。”
    445

    通時達務

    成語拼音:
    tōng shí dá wù
    成語解釋:
    謂了解客觀形勢。
    成語出處:
    清·陳確《答沈朗思書》:“而通時達務之士,則又群相驚懼危恐,蓄縮而莫取出一言。”
    446

    同聲共氣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gòng qì
    成語解釋:
    比喻親密無間,志趣相合。
    成語出處:
    清·李漁《蜃中樓·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聲共氣的也有,誰似我們兩個德性、才華,不爭分寸。”
    447

    同生共死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gòng sǐ
    成語解釋:
    生死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成語出處:
    《隋書·鄭譯傳》:“鄭譯與朕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急此,何日忘之。”
    448

    通時合變

    成語拼音:
    tōng shí hé biàn
    成語解釋:
    同“通權達變”。
    成語出處:
    清·梅曾亮《復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為陳言者是已。”
    449

    通商惠工

    成語拼音: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成語解釋:
    通商:便利各地貨物交流;惠:給人以好處。使貿易暢通,給工商業者帶來好處。
    成語出處:
    《左傳·閔公二年》:“務材訓農,通商惠工。”
    450

    銅山金穴

    成語拼音:
    tóng shān jīn xué
    成語解釋:
    比喻極其富有。
    成語出處:
    清·蔣士銓《臨川夢·訪夢》:“少甚獐頭鼠目,擁著銅山金穴,駟馬高車?”
    451

    同生死共存亡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sǐ gòng cún wáng
    成語解釋:
    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死與共
    成語出處:
    毛澤東《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我黨在根據地內細心地認真地徹底地爭取群眾、和群眾同生死共存亡的任務,較之過去六年有更加迫切的意義。”
    452

    同生死共患難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sǐ gòng huàn nàn
    成語解釋:
    指為了一定的目標共度患難,出生入死
    成語出處:
    方志敏《獄中紀實》:“將獄中情形描寫出來,使全國紅軍和革命的工農群眾,知道他們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們,正在國民黨監獄內,挨日子。”
    453

    銅山鐵壁

    成語拼音:
    tóng shān tiě bì
    成語解釋:
    形容堅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賴的堅強人物。
    成語出處:
    《宋史·李伯玉傳》:“趙汝騰嘗薦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銅山鐵壁。’立朝風節,大較似之。”
    454

    同聲同氣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tóng qì
    成語解釋:
    見“同聲共氣”。
    成語出處: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四回:“故小弟要進京里尋個知己,代他干營,好來任這海關監督,這時同聲同氣,才好做事。”
    455

    同是天涯淪落人

    成語拼音: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
    成語解釋:
    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456

    痛深惡絕

    成語拼音:
    tòng shēn wù jué
    成語解釋:
    極端痛恨、厭惡。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似乎已痛深惡絕了大哥,因為大哥竟敢公然與冠家為敵,幫著錢默吟和金三爺到冠家叫鬧,打架。”
    457

    童叟無欺

    成語拼音:
    tóng sǒu wú qī
    成語解釋: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騙。既不欺騙小孩也不欺騙老人。指買賣公平。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字樣沒有?”
    458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

    成語拼音:
    tóng shān xī bēnɡ,luò zhōng dōng yìng
    成語解釋: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銅山西崩,靈鐘應應。”
    459

    同聲相求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qiú
    成語解釋:
    謂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成語出處:
    唐·蕭穎士《江有歸舟》:“同聲相求,爾后我先,安得而不問哉?”
    460

    同聲相應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成語解釋: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周易 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 tong成語,tong的成語,帶t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