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ong的成語 (687個)

    401

    捅婁子

    成語拼音:
    tǒng lóu zǐ
    成語解釋:
    指闖禍
    成語出處: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現在你又捅出個婁子,還想煽動人心,瓦解部隊。”
    402

    捅馬蜂窩

    成語拼音:
    tǒng mǎ fēng wō
    成語解釋:
    比喻闖禍或敢于得罪厲害的人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小時候去用竿子捅馬蜂窩就是這樣,害怕,可是心中跳著要去試試。”
    403

    同美相妒

    成語拼音:
    tóng měi xiāng dù
    成語解釋:
    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
    成語出處:
    《素書·安體》:“同美相妒,女則武后、韋庶人、蕭良娣是也;男則趙高、李斯是也。”
    404

    同明相照

    成語拼音: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
    成語解釋:
    謂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賢者揄揚而聲名更顯。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同明相照,同類相求。”
    405

    同命運共呼吸

    成語拼音:
    tóng mìng yùn gòng hū xī
    成語解釋:
    形容雙方關系密切,利害一致
    成語出處:
    406

    同門異戶

    成語拼音:
    tóng mén yì hù
    成語解釋:
    名義一樣,實質不同。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君子》:“至于子思孟軻詭哉,曰吾于孫卿與,見同門而異戶也。”
    407

    通南徹北

    成語拼音:
    tōng nán chè běi
    成語解釋:
    謂貫穿南北。
    成語出處:
    趙樹理《三里灣》:“又往前走,就看見東山根通南徹北的一條河從北邊的山縫里鉆出來,又鉆進南邊的山縫里去。”
    408

    同年而校

    成語拼音:
    tóng nián ér xiào
    成語解釋:
    猶言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章炳麟《文學說例》:“體若駢枝,語反簡核;豈與夫蘇軾陳亮茍為辭費者同年而校乎?”
    409

    同年而語

    成語拼音:
    tóng nián ér yǔ
    成語解釋:
    猶言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410

    童牛角馬

    成語拼音:
    tóng niú jiǎo mǎ
    成語解釋:
    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成語出處:
    漢 揚雄《太玄 更》:“童牛角馬,不今不古。測曰,童牛角馬,變天常也。”
    411

    童男童女

    成語拼音:
    tóng nán tóng nǚ
    成語解釋:
    未婚的少男少女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412

    同盤而食

    成語拼音:
    tóng pán ér shí
    成語解釋:
    同吃一個盤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間骨肉情深。
    成語出處:
    《魏書 楊椿傳》:“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盤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還,亦有過中不食,忍饑相待。”
    413

    銅琶鐵板

    成語拼音:
    tóng pā tiě bǎn
    成語解釋:
    銅琶、鐵板:兩種伴奏樂器。用銅琵琶、鐵綽板伴唱。形容氣慨豪邁,音調高亢的文辭。
    成語出處:
    宋 俞文豹《吹劍續錄》:“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外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持鐵板,唱‘大江東去’。”
    414

    同袍同澤

    成語拼音:
    tóng páo tóng zé
    成語解釋:
    袍:長衣服的通稱;澤:內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愛,同仇敵愾。比喻共事的關系(多指軍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成語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415

    銅盤重肉

    成語拼音:
    tóng pán zhòng ròu
    成語解釋:
    貴重的食器,豐盛的飯菜。引申指特殊恩寵。
    成語出處:
    《北齊書·楊愔傳》:“汝輩但如遵彥謹慎,自得竹林別室,銅盤重肉之食。”
    416

    通前徹后

    成語拼音:
    tōng qián chè hòu
    成語解釋:
    從開頭到結尾。全部,整個。
    成語出處: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經四》:“大凡讀書須要通前徹后看,故得圣人之意。”
    417

    通前澈后

    成語拼音:
    tōng qián chè hòu
    成語解釋:
    見“通前徹后”。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只要這等通前澈后一算,就知道這書不是脫岔露空了。”
    418

    通權達變

    成語拼音:
    tōng quán dá biàn
    成語解釋:
    通:懂得;權:權宜;達:通曉;懂得。通曉權宜;適應變化。指辦事不死守常規;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只好通權達變,放在手下備用吧。”
    419

    通情達理

    成語拼音:
    tōng qíng dá lǐ
    成語解釋:
    對事理認識得透徹、明了。指說話、做事很講情理。通、達:明白、通曉。通達人情事理。
    成語出處:
    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記》:“還是這位師兄通情達理,請坐奉茶。”
    420

    通權達理

    成語拼音:
    tōng quán dá lǐ
    成語解釋:
    通曉權宜與事理。
    成語出處:
    漢·王粲《彈棋賦》序:“因行聘志,通權達理,六博是也。”
    * tong成語,tong的成語,帶t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