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ong的成語 (687個)

    361

    同歸殊涂

    成語拼音:
    tóng guī shū tú
    成語解釋: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原謂天下萬事初雖異,然終究同歸于一。后泛指途徑不同而結果相同。
    成語出處: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362

    透古通今

    成語拼音:
    tòu gǔ tōng jīn
    成語解釋:
    透:通過。貫通古今
    成語出處:
    元·王吉昌《行香子·木金間隔》:“杳冥時,蹤跡難尋,無中顯有,透古通今。”
    363

    同甘同苦

    成語拼音:
    tóng gān tóng kǔ
    成語解釋:
    甘:甜。指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大家見老爺事事與人同甘同苦,眾情踴躍,也仗著妋齊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內,便修筑得完工。”
    364

    統購統銷

    成語拼音:
    tǒng gòu tǒng xiāo
    成語解釋:
    國家對某些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實行有計劃的統一收購和銷售
    成語出處:
    毛澤東《的按語》:“因為黨的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和合作化政策,使得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降低了。”
    365

    痛貫心膂

    成語拼音:
    tòng guàn xīn lǚ
    成語解釋:
    形容悲痛到極點。
    成語出處:
    宋 陳巖肖《庚溪詩話》卷下:“巖肖之先君光祿,靖康間為京城守御司屬官,嘗以守御策獻之朝,而議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將士與虜戰,遂以身殉國。及歸葬日,公為挽詩……巖肖每一讀之,痛貫心膂。”
    366

    同歸于盡

    成語拼音:
    tóng guī yú jìn
    成語解釋: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毀滅。歸:走向;盡:滅亡。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終乎?與我偕終”盧重玄解:“大小雖殊,同歸于盡耳。”
    367

    同工異曲

    成語拼音:
    tóng gōng yì qǔ
    成語解釋:
    工:細致,巧妙;異:不同的。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講》:“子云相如,同工異曲。”
    368

    通功易事

    成語拼音:
    tōng gōng yì shì
    成語解釋:
    分工合作,互通有無,拿多余的換沒有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余粟,女有余布。”
    369

    通工易事

    成語拼音:
    tōng gōng yì shì
    成語解釋:
    見“通功易事”。
    成語出處:
    清·魏源《默觚·治篇》:“車馬之馳驅,衣裳之曳婁,酒食鼓瑟之愉樂,皆巨室與貧民所以通工易事,澤及三族。”
    370

    恫瘝一體

    成語拼音:
    tōng guān yī tǐ
    成語解釋:
    恫瘝:病痛,疾苦。指對民間疾苦感同身受,看作自己的痛苦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黃期陛《建天京于金陵論》:“恫瘝一體,休戚相關,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371

    同功一體

    成語拼音:
    tóng gōng yī tǐ
    成語解釋:
    指功績和地位相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黥布列傳》:“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者,同功一體之人也。”
    372

    通共有無

    成語拼音:
    tōng gòng yǒu wú
    成語解釋:
    謂互相接濟;互通有無。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楊俊傳》:“俊振濟貧乏,通共有無。”
    373

    痌瘝在抱

    成語拼音:
    tōng guān zào bào
    成語解釋:
    痌瘝:病痛,比喻疾苦;在抱:在胸懷中。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成語出處:
    《尚書·康誥》:“恫瘝乃身。”
    374

    恫瘝在抱

    成語拼音:
    tōng guān zài bào
    成語解釋:
    恫:疼痛;瘝: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尚書·康誥》:“嗚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
    375

    恫瘝在身

    成語拼音:
    tōng guān zài shēng
    成語解釋:
    恫:疼痛;瘝: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第二卷:“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處處恫瘝在身。”
    376

    銅壺滴漏

    成語拼音:
    tóng hú dī lòu
    成語解釋:
    銅壺:古代計時的漏器。用銅壺盛水滴漏來計時刻。
    成語出處:
    唐 溫庭筠《雞鳴埭歌》:“銅壺漏斷夢初覺,寶馬塵高人未知。”
    377

    痛毀極詆

    成語拼音:
    tòng huǐ jí dǐ
    成語解釋:
    痛:盡情;詆:毀謗,誣蔑。指盡力揭發暴露或極力毀謗辱罵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若先暴白其過惡,痛毀極詆,使無所容。”
    378

    銅壺刻漏

    成語拼音:
    tóng hú kè lòu
    成語解釋:
    銅壺:古代計時的漏器;刻漏:一種古代計時器。用銅壺盛水滴漏來計時刻。指時光正在流逝
    成語出處:
    唐·溫庭筠《雞鳴埭歌》:“銅壺漏斷夢初覺,寶馬塵高人未知。”
    379

    銅壺漏斷

    成語拼音:
    tóng hú lòu duàn
    成語解釋:
    銅壺:古代計時的漏器。用銅壺盛水滴漏來計時刻。指一天時間已經過去,夜已深
    成語出處:
    唐·溫庭筠《雞鳴埭歌》:“銅壺漏斷夢初覺,寶馬塵高人未知。”
    380

    同患難共生死

    成語拼音:
    tóng huàn nàn gòng shēng sǐ
    成語解釋:
    指為了一定的目標共度患難,出生入死
    成語出處: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八節:“羅馬雖屬落城,大事今且未了,余不能舍吾同患難共生死之部下,吾且將有所為。”
    * tong成語,tong的成語,帶t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